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出 北京地區71項成果獲獎

2020年01月11日09:29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北京地區71項成果獲獎

  2016年12月20日,黃旭華在辦公室內與同事交談。

  新華社記者 熊琦攝

  曾慶存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辦公室裡工作(2012年11月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供圖)

  昨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創新發展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等領域取得累累碩果。據統計,北京地區單位主持完成的71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66項,佔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29.7%。

  “最高獎”得主

  北京已有21位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院士,也是第21位來自北京地區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2000年以來,北京地區單位已有21人摘得“最高獎”。王選、黃昆、王忠誠、徐光憲、孫家棟、吳良鏞、王小謨、程開甲、屠呦呦……21位得主大名鼎鼎。

  不僅如此,北京對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究給予長期穩定支持,主持完成的18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在數學、地球科學、生物學、基礎醫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等領域“百花齊放”。

  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盧仲毅主持完成的“鐵基超導電子結構與磁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項目通過系統的理論計算澄清了鐵基超導母體的電子結構以及磁相互作用機理,揭示了鐵基超導中磁相互作用的微觀起源,成功預言了鐵基超導母體的兩種新的磁有序結構,項目的前瞻性原創成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認可,被稱為“非凡的預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教授張勇東主持完成的“互聯網視頻流的高通量計算理論與方法”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項目帶動了視覺計算研究領域的新發展,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

  “三城一區”

  多項成果獲獎

  2019年中關村科學城區域內單位主持完成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達40余項。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新成果也不斷涌現。

  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李晉閩主持完成“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項目實現了LED芯片技術的產業化,推動了北京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和創新鏈向高端發展,引領了我國由傳統照明向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進步與轉型。

  未來科學城中,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完成的“鋁合金節能輸電導線及多場景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研究在長距離、強載荷、大容量、高腐蝕等多場景輸電線路實現了低損耗的電力傳輸,累計架線2.15萬公裡,每年減少線路損耗4.3億千瓦時,支撐了我國特高壓等系列重大輸電工程建設和能源戰略的實施。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重在對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做強創新型產業集群。北京大學教授張強主持完成“藥物新制劑中乳化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成果在開發區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實現轉化和產業化,開發出的系列“拳頭產品”,累計銷售逾150億元,推動了我國制劑技術和制劑行業的發展。

  支撐高精尖發展

  助力脫貧攻堅

  北京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支撐高精尖產業發展,產生了一批代表性獲獎成果。

  如清華大學教授季向陽主持完成“編碼攝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成果在北京地區企業——凌雲光技術集團實現轉化,研發的4大系列30余個品種的視覺檢測裝備,廣泛應用於3C電子裝配檢測、LCD檢測、食品包裝檢測、交通運行安全監測等,引領工業視覺自動檢測技術的更新換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楊世春主持完成“新能源汽車能源系統關鍵共性檢測技術及標准體系”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攻克了新能源汽車能源系統壽命快速檢測、能耗精准評測和安全量化評價等三大關鍵檢測難題,建立了新能源汽車能源系統“研發-制造-應用”全過程的檢測標准體系,應用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寧德時代等93家新能源汽車和電池制造企業,為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產業化推廣應用起到關鍵支撐作用。

  不僅如此,北京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脫貧優勢,助力貧困地區走科技扶貧、產業脫貧的發展道路。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洪文主持完成的“北方玉米少免耕高速精量播種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攻克了高速作業條件下充種率低、攜種不穩的難題,發明了“精量排種器促充種穩攜種”技術與系列裝備,創建了華北夏玉米、北方春玉米和東北壟作春玉米少免耕播種技術模式,改善了農田耕作模式,累計應用面積2.69億畝。成果在河北、內蒙古等地相關企業轉化應用,帶動了區域農業經濟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熊本海主持完成的“家畜養殖數字化關鍵技術與智能飼喂裝備創制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建立了功能完整的中國飼料數據庫和日糧配方優化系統,形成了家畜養殖數字化管控和畜產品溯源的理論與技術體系,推廣到全國各地的近3700家企業,累計新增產值超千億元,實現了保障食品公共安全與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機統一,推動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張航

  深藏功名的中國核潛艇先驅黃旭華

  志探龍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他和科研人員隱姓埋名,刻苦攻堅,讓中國人手握“利劍”,不再受人威脅。2019年9月17日,黃旭華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1926年,黃旭華生於廣東海豐縣。1958年,我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黃旭華秘密赴京,被任命為核潛艇研制總工程師。此后30年,他始終沒有告訴家人工作內容,親友更是完全不知道他在哪,在做些什麼。唯一的聯系方法就是一個編號為145的內部信箱。直到2013年,他的事跡逐漸“曝光”,親友們才得知原委。

  1988年南海深潛試驗,黃旭華曾順道探視老母,95歲的母親與兒子對視卻無語凝噎。這對母子已分別30年。

  如此的付出,是為了要研制出中國人自己的核潛艇,以不受人威脅。

  研制難度極大,沒有人見過真正的核潛艇,他們僅有的實物材料是兩個從國外帶回來的兒童核潛艇玩具模型。

  科研人員並未氣餒,他們通過計算、對比,發現玩具模型與搜集到的媒體資料數據吻合,這讓所有人都信心大增。研制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是一次挑戰。當時沒有電腦,所有數據隻能靠算盤和計算尺。常常為了一個數據,日夜不停地計算。

  終於,在黃旭華和所有工程師的共同努力下,1970年,中國第一艘魚雷攻擊型核潛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斗序列。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科研試驗過程中,黃旭華經常身先士卒。1988年,某新型號潛艇在研制最后階段必須進行極限深度的深潛試驗。深潛試驗,風險很大,任何一條焊縫,一條管道,一個閥門,若承受不起海水壓力,都會造成艇廢人亡。黃旭華不顧勸阻,執意要求進艇下潛。

  核潛艇越潛越深,快下潛到300米時,潛艇頂殼承受著巨大的水壓,多個位置咔咔作響,毛骨悚然。黃旭華鎮定地指揮試驗人員記錄各項數據。最終,試驗成功,黃旭華興奮地寫下:“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此次下潛300米,使黃旭華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中,親自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本報記者 張航

  潛心鑽研讓天氣預報更准的曾慶存

  洞察風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慶存是我國氣象預報事業的泰斗,他在國際上首創半隱式差分法,成功用於短期數值天氣預報,開啟了數值天氣預報應用的先河。如今在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支持下,我國的天氣預報整體准確率已位居世界前列,大大降低了氣象災害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損失。因為杰出的成就和貢獻,2016年,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授予曾慶存最高獎——國際氣象組織獎。

  對於獲得“最高獎”,曾慶存表示,心情平靜如常,又激動不已。平靜的是“喜見國家強盛日,青燈伏案夜安心”,激動的是潛心研究對國家人民和大氣科學的發展有些作用。他說:感謝黨和國家的栽培,感謝同志們對自己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關心幫助。

  1935年,曾慶存出生在廣東陽江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1952年,他順利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之后又響應號召,改學氣象學科。大學畢業后,曾慶存被選派進入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學習,師從著名氣象學專家基別爾,取得了在氣象領域開展數值預報的巨大突破。

  當時,國外科學家已經嘗試開展數值預報,即根據大氣動力學原理建立描述天氣演變過程的方程組,輸入觀測資料作為初值,用計算機數值求解來預測未來天氣。但預報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原始方程組包含需要計算的大氣要素變量很多,例如溫度、氣壓、濕度、風向、風速等等,又包含有渦旋和各種波動的運動過程,計算非常復雜。曾慶存幾經失敗,苦讀冥思,終於悟通關鍵所在,首創出“半隱式差分法”數值預報。這項成果立即在莫斯科世界氣象中心應用,預報准確率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61%。自此,數值預報才成為氣象預報的主要方法。

  回國后,曾慶存又在氣象衛星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1974年他發表了長達30萬字的專著《大氣紅外遙測原理》,為利用衛星進行氣象監測打下了理論基礎。直到現在,這一理論也未過時,確保我國氣象遙感技術處於全球領先的國家行列。

  已85歲高齡的曾慶存,依然堅守在科研一線。隻要身體允許、沒有出差,他幾乎天天會去大氣物理所辦公室,看看青年科研人的研究進度,聽聽他們的想法,為他們取得的每一點兒成就欣喜。 本報記者 張航

  相關新聞

  青年人才已成基礎研究領域生力軍

  本報訊(記者 張航)科技部透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160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0名外籍專家。

  2019年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顯示,青年人才已成基礎研究領域的生力軍。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齡44.6歲,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52.5歲,分別比2018年下降了2歲和2.6歲。超過60%的完成人為年齡不足45歲的青年才俊。最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隻有35歲。

  此次獲獎項目顯示,創新驅動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和飛機制造等重要領域,多年的科研積累和沉澱厚積薄發,涌現出多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成果﹔科技支撐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從污染機制的基礎研究到空氣質量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復等領域創新成果碩果累累,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撐﹔農產品安全及深加工技術實現新突破,有力提升了從生產到餐桌全過程的消費安全水平。此外,國際科技合作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邁進,2019年度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參評人數、獲獎人數和國別分布均創歷史新高。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