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十六區動態

回天有業 回天有購 回天有樂:一份行動計劃喚醒一座“睡城”

2021年07月26日08:1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份行動計劃喚醒一座“睡城”

  圖為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本報記者 曹政

  三年前,主做工業互聯網安全業務的英賽克科技公司把研發中心從海澱搬到了昌平回龍觀,原因之一就是80%以上的員工住在回龍觀,蹬一輛共享單車就能上班。這三年,這家初創企業發展越來越快,每年銷售額增速都在50%以上。

  “回天”要想變活力之城,年輕人是關鍵。回天三年行動計劃恰恰通過落地高精尖產業項目、培育吸引消費的網紅打卡地、打造家門口的文化中心,加速“喚醒”回天。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激發回天地區的產業活力,增加內生動力,聯動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科學城,讓“睡城”變“旺城”。

  回天有業

  與科學城聯動吸引就業回流

  1998年,北京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大規模建設經濟適用住房。但鱗次櫛比的住宅樓,讓這裡逐漸成為居民們眼中的“睡城”。

  根據大數據監測,回龍觀地區80%左右的居住人口,就業分布在中關村、上地、望京等區域﹔天通苑地區85%的居住人口,就業分布在北苑、亞運村、CBD、三元橋等區域。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成為回天區域良性發展必須要破的題、要攻的關。

  “這裡是連接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的中間地帶,常住人口中70%是年輕人、60%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發展潛力巨大。”昌平區相關負責人直言,按理說,回天的創新創業意願和社會創造活力應該格外旺盛。

  過去三年,市、區積極向回天地區投放產業資源,吸引就業回流:累計建成投用騰訊眾創等20余家雙創載體,先后引入智能硬件、文創教育、生物醫藥等領域1700余個項目團隊、從業人員2.8萬人,就近就業比例達到60%﹔配套雙創發展政策,設立“三大母基金”,精准投資回天成長型項目團隊50家、支持資金5.34億元﹔正在裝修改造的天通科技園超過16萬平方米,一期預計2021年8月交付使用,將發展“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新消費+新文娛”產業鏈條﹔生命科學園三期加快城市設計和項目落地,史各庄片區作為交叉融合區域,協同推進華輝安健、中公教育等12個高精尖項目……

  扎進回天的科創企業已經開始嘗到甜頭。“員工從家到公司,最快的隻需要10分鐘。”英賽克公司銷售總監李東東說,最初選址時,也曾考慮過科技公司扎堆兒的上地、中關村,但性價比實在不高:租金貴,員工上下班大多堵在路上。

  最初決定進駐回龍觀時,李東東還以為寫字樓裡的鄰居會是美容院、健身房。來了才發現,這裡的辦公空間招租是有產業門檻的。“早就租滿了,已經有200多家企業入駐,都是智能制造等硬科技公司。”英賽克公司所在的昌發展龍域中心項目負責人金明說,大樓裡75%以上的員工住在回天地區,基本做到了職住平衡。

  “下一步,回天地區將聯合未來科學城、對接中關村科學城,協同推進聯動發展重點任務和支撐項目,在更大范圍更大尺度推進職住平衡、產城融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回天有購

  三大商圈提升留住年輕消費者

  與李東東公司一街之隔的,是一條“7×24小時不夜街區”。“到了凌晨,店裡還會有顧客,節假日排號等位更是能排七八十個號。”街上二旗裡燒烤店負責人林寧見証了周邊年輕人下班后的歡樂時光。

  商業街區分為東西兩區,西區是北京市生活性服務業示范街區、北京市深夜食堂特色街區,覆蓋了餐飲、教育培訓和八大類基本便民服務﹔東區則是一批年輕人喜歡的高顏值網紅店鋪,其中昌發展萬科廣場共引進103家國際國內知名品牌。

  “超過20%的重點品牌店鋪是首次進入昌平回龍觀商圈,像盒馬等都是昌平區首店。”金明說,商場開業第一天就有超過14萬的客流。而在過去,回龍觀優質商業設施匱乏,年輕人為了喝一杯網紅奶茶都得大費周章奔波幾十公裡跑到西單、三裡屯去。

  倘若讓年輕人評價回天這三年,家門口的網紅店、潮店,是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回天地區滾動實施了龍域、龍德和龍澤三大商圈改造提升,構建起“一軸三圈多點”的商圈格局。

  昌平區商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龍域商圈已於2019年改造提升完畢,輻射人群超過10萬人﹔目前正在推進龍德商圈和龍澤商圈改造提升,更加注重引入品牌首店和消費體驗場景,華聯商廈天通苑店、萬優匯、龍德廣場等相繼完成業態更新、外立面美化、智慧停車等改造提升任務,有效吸引周邊居民就近消費體驗。

  在核心商圈改造升級的同時,回天地區也突出連鎖化、品牌化,動態織補便民網點140家,網點連鎖化率達到53%,與中心城區相當,“一刻鐘社區服務圈” 2020年已實現全覆蓋。

  回天有樂

  年底街道社區文化中心全覆蓋

  5400平方米的文化館、6700平方米的圖書館、810座的中型劇場和280座的小型劇場……明年底,回龍觀文化中心將完成建設,密集新增一批大型文化設施。

  更重要的是,這所區域文化設施還將與兒童劇院合作,制作排練一批優秀的兒童劇目。這裡的文化館也將設置非遺展廳,為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保護、展示、傳承的平台。

  目光再投向天通苑。5月啟動試運行的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一開放就成了“網紅打卡地”,北京人藝的經典劇目已在此上演 。這座包括實體書店、圖書閱覽、藝術交流、展覽展示、專業培訓、劇院演藝等功能的藝術空間,直接惠及回天周邊地區超過40萬人。

  “回天三年行動計劃落地的一批文體項目,有效彌補了文化服務設施不足的短板,豐富了廣大居民的精神生活。”昌平區文旅局副巡視員賈月林告訴記者,目前回天地區已建成18處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一級實現全覆蓋﹔7個街道中,史各庄、天通苑北、回龍觀街道文化中心年底建成后,街道一級也將實現文化活動中心全覆蓋。

  書香氣息日益濃厚,也是回天居民感受深切的一大變化。西西弗、一個書店、樊登、桃李……近三年回天引入的實體書店有74家之多,目前書店總量已達107家,萬人擁有書店數量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北京將繼續豐富‘回天有樂’,推動文體資源下沉街鎮、社區,打造區域、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同時,還將動態織補實體書店、小劇場、小影院等多樣化文化設施,補充全民健身設施,利用閑置空間建設健走步道和球場,助推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大幅提升。”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