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開館 400余件手工藝品讓非遺“活態傳承”

驚艷天下的京繡龍袍、渾然天成的觀音牙雕、擁有108道工序的景泰藍賞瓶……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近日在石景山千年古剎承恩寺開館,400余件工藝繁復、手藝精巧的手工藝品為市民講述了“燕京八絕”藏品的“前世今生”。
據介紹,清代康熙初年,清廷從全國各地挑選最好的工匠進入宮廷。清王朝解體后,造辦處的能工巧匠流落民間,逐漸形成“燕京八絕”八大絕技,包括金漆鑲嵌、花絲鑲嵌、景泰藍、牙雕、玉雕、雕漆、京繡、宮毯。
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坐落在承恩寺中。寺院至今仍保留明代建筑格局。如今對外開放,院裡的護法鬆、大雄寶殿和古碉樓也將與游客見面。走進承恩寺的大雄寶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漆鑲嵌的《穿雲龍》屏風,該屏風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故宮復制款。大雄寶殿坐北朝南,是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核心展示區域,其中收藏了景泰藍竹笛、牙雕魚籃觀音、京繡龍袍等數十件(套)燕京八絕工藝精品、館藏珍品和大師作品。徜徉其中,可近距離體驗燕京八絕宮廷藝術的獨特魅力。
在承恩寺的西側廂房,還設置了三個體驗中心,很多展品“走”出玻璃櫃,真實地展現在市民眼前。
其中,楠香房展示了景泰藍西洋鐘、景泰藍瓶等精品,輔以金絲楠山水畫案、金絲楠木官皮箱等陳設,置身其中,可近距離體驗金絲楠木水波紋畫案的波光粼粼與金絲楠木官皮箱的高貴典雅。花絲鑲嵌展廳布局仿照宮廷風格,並以三希堂對聯為襯托,主要展示海南黃花梨家具映襯下的花絲鑲嵌精品。整體布局嚴謹、恢弘大氣。靜坐其中,更能聞到海南黃花梨獨特的清香。紫檀閣內展出了雕漆雙耳瓶、雕漆如意、雕漆紫砂壺等部分精品,其陳設仿故宮養心殿勤政親賢殿,置身其中,讓人有一種“穿越”的感覺。除了明清時期的“老物件”,法堂展廳還展示了燕京八絕宮廷藝術的創新作品。
“我們的博物館秉承的是非遺‘活態傳承’的理念。”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館長柏群告訴北青報記者。為了搶救、挖掘、傳承、發展國粹“燕京八絕”,2010年,柏群牽頭成立了北京燕京八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此來支持“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的籌建,10年間,百位工美大師和非遺傳承人開展的500多場(次)主題文化交流活動,大大提升了燕京八絕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2020年,北京燕京八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牽頭捐贈了436件(套)藏品,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正式完成升級。這是北京市第一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非遺主題博物館,更是中國第一家由近百位工美大師和非遺傳承人歷時十年打造的匠心博物館。
與其他博物館不同的是,燕京八絕博物館內未來還將專門設置傳承人工作室,觀眾不僅能在博物館欣賞到燕京八絕宮廷藝術精品,還能在大師工作室品鑒、體驗非遺技藝,真正讓非遺傳承實現了“見人、見物、見生活”。
文/本報記者 劉婧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