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升級版“文化夜市”重張

老玩具最受年輕人歡迎
這裡既有售賣古玩擺件、老舊書報刊的傳統攤位,也有DIY手工、玩具市集等新興攤位,更添加了夜場拍賣、文藝演出等新玩法,新老玩家終於等到了潘家園升級版“文化夜市”的回歸。
7月9日晚7時,潘家園舊貨市場內人聲鼎沸,這是升級版“文化夜市”回歸后第二次與市民見面。掃碼測溫進入市場后,喜歡老物件的市民拿著手電直奔市場東區,那裡既有古玩擺件也有非遺手工﹔而在西區,融合懷舊、潮流等元素的玩具市集最吸引年輕人。市場入口處的夜場拍賣也讓不少市民駐足。從時尚挎包到書法字畫,每一件拍品都有市民競價。
“我在逛潘家園夜市呢。”挂了電話,老孫打開手電筒繼續端詳手中的白瓷片。他所在的東區以售賣古玩擺件為主,透過攤主自備的台燈,每個攤位上的瓷器、瓷片、古幣等物件清晰可見。如果其中一個物件有人在看,那麼其他人絕不插嘴,大家依舊堅守著古玩行的規矩。不少市民都說:“夜市淘貨的感覺又回來了。”
而西區的玩具市集早已摩肩接踵,老玩具、潮流手辦、漫畫書等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這是2003年肯德基出的電子上校游戲機,當年買套餐才能得到,還挺貴的,我一直保存得很好,裝上電池還能玩﹔這是我小時候玩的小霸王游戲機,也是好的﹔這個玩具鯊魚有意思,掰開它的嘴然后摁動下面的牙齒,有一顆會讓鯊魚的嘴合上,會不會咬到手就看運氣了。”80后攤主劉闖說,攤位上的商品有一部分是自己的收藏,大部分都是他淘來的,“在夜市賣東西的過程中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攤主,大家就互相交換。尋知己、覓知音,這也是夜市的魅力。”一對逛玩具市集的年輕人說:“相較於潮流手辦和盲盒,我們更喜歡奧特曼模型、四驅車、老漫畫等。在文化夜市,這樣的攤位不僅多,而且每一個攤位上的種類還特別全。”
潘家園市場工作人員介紹,“文化夜市”舉辦期間也將多角度還原傳統民間文化氛圍,定期組織相聲、評書等傳統曲藝項目,露天電影也將隔周舉辦。據悉,“文化夜市”的營業時間為每周五晚7時至凌晨12時。
本報記者 張群琛 文並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