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8日電 據懷柔區消息,作為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懷柔科學城建設的重要區域,懷柔區懷柔鎮全面深度融入百年科學城建設,堅持“科學+城”的理念,以城市形態更新為主線,全力塑造自然、科技、人文融合互促的新型城市形態。
優質配套服務科研機構聚集地
懷柔鎮圍繞產城融合理念,堅持走城市形態更新、功能鑲嵌發展道路,在科學城南區范圍內,集中建設21萬平方米空間,打造集科研產業、科技金融、智慧商圈、住宅酒店為一體的時尚科創中心。同時,統籌規劃做好區域內科研機構、企業及科研人員的配套服務,目前已與多家商業銀行、金融機構、投資咨詢公司等洽談進駐事宜,北京農商行500多平米懷柔科學城營業點已經簽約,近7000平米懷柔融興村鎮銀行總部正在裝修中。在已建成的800余套商業住宅中,超過1/3房源被各類機構科研人員購買,未來該區域將是科學城科研人員生活、工作和商務往來的主要聚集區。
生態引領打造科學家后花園
懷柔鎮劉各長村北部臨近京密引水渠防護帶,距紅螺湖景區僅1公裡,周邊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區域自然環境優渥。懷柔鎮在完成該區域棚戶區改造后,為進一步提升區域活力和發展動力,將由北京天恆和廣州越秀合作開發,打造集便民生活服務、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和景觀風貌於一體的高端生態居住社區,著力為來懷的科研人才打造“科學家后花園”。同時,懷柔鎮以紅螺寺為核心,整合周邊紅螺湖鳥島、生存島和靈慧山景區等自然資源,探索打造紅螺山前文化產業帶,為科研專家、高新技術人才提供更好的旅游休閑和交流研討平台,以人文建設為科學城的科技創新注入新動力。目前,紅螺山前版塊已匯聚集休閑、會議等多功能的高端民宿70余家,可接待游客3000余人。同時懷柔鎮還為緊鄰的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整合出部分產業空間,用於改造和提升創新中心人居環境,通過以城帶鄉,城鄉共建,推動城、產、人、文等要素互為促進,互為提升。
幸福“升級” 奏響生活新樂章
2021年4月,懷柔鎮劉各長村回遷房項目順利完工,原414個院落的1495位村民陸續回遷。同年5月,懷柔鎮正式啟動懷柔新城04街區D地塊土地一級開發項目搬遷工作,涉及張各長、唐自口等村,建設住宅樓61棟,將有8000余人在此居住生活,也將成為懷柔區規模較大的綜合性社區。
從錯落雜亂的背街小巷搬進整齊美觀的新建小區,從“村民”到“居民”,改變的不僅是身份,更是居住環境、生活品質的飛躍。在小區建設規劃上,懷柔鎮集中設置了托老所、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公園綠地等公共服務設施,形成片區綜合性大型公服中心,利用“15分鐘生活圈”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務。未來,新建小區還將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不斷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系統,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確保精准高效滿足群眾需求。
目前,懷柔鎮新型的城市形態正在逐漸形成,未來將會根據區域規劃釋放出更多科創新空間,為區域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實現城鄉雙輪驅動、良性互動。同時,懷柔鎮也會繼續在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要素保障、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把懷柔文化的歷史積澱、科學城的現代魅力、生態環境的綠色本底融入到城市建設當中,打造融合科學元素、品質生態和宜業宜居的新型科技城市新形態。 (李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