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善標准為“兩區”建設貢獻更多“西城模式”

北京西城:未來三年每年引進優質重點項目和企業不少於100個

2021年01月14日16:24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鮑聰穎)“未來三年,西城區將強化‘產業+園區’開放整體布局,構建‘一街+一園+多產業支撐’的開放項目體系,圍繞‘金融+金融科技+資產管理+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N個領域’的產業開放領域,更高水平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1月13日,西城區商務局局長袁利在西城區“兩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西城區以全球視野、首善標准,編制出台《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未來三年將在商貿、教育、醫療、科技、專業服務等領域培育和發展一批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

在建設目標方面,西城區將實現“項目+企業”成果落地,每年引進金融業、金融科技、現代服務業等優質重點項目和企業不少於100個,落地一批國際性引領性突破性項目。

袁利介紹,西城區將強化金融街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和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兩大擴大開放核心承載區功能。一是推進金融街打造世界金融新坐標,強化金融街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主動承接金融服務領域改革創新任務。加強金融街與金科新區“一街一區”聯動,服務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與月壇金融中心、廣安金融中心形成產業聯動,與西單形成商務配套聯動,提高產業空間承載力和輻射帶動作用。

“我們將對標國際一流標准,推進金融街街區配套提升專項行動,不斷完善金融街商務、生活、文化等服務配套。鼓勵各類機構在金融街舉辦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活動,持續推動北京金融街與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交往合作,服務境內外金融機構廣泛交流。”

二是建設國際一流金融科技示范區。推進國家級金科新區三年行動計劃,顯著提升金融科技國際化水平。實施“3×10”計劃,組織開展不少於10場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品牌活動,引進培育不少於10家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參與制定不少於10個國際標准和監管規則。

此外,西城區將圍繞“四+N”領域提升產業國際化層級,一是打造金融業開放合作新高地。吸引國際金融機構入駐,推進金融開放政策在金融街先行先試,鼓勵駐區金融機構積極爭取國家金融改革開放任務,積極落實金融人才獎勵辦法等相關激勵政策。

二是增強金融科技發展新優勢。全力推動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大力推進應用場景示范落地,在銀行科技等六大應用領域形成一批國際先進的應用場景。加大重點企業和項目引培力度。

三是強化金融街資產管理中心功能。聚集和發展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資產管理機構,積極爭取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入駐。支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資資產管理機構在金融街設立。

四是大力促進數字經濟新發展。發布全市首個區級數字經濟政策文件--《西城區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試行》,加大力度引進和培育一批數字經濟優勢企業,落地一批新場景應用項目,培育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產業生態。

五是在N個現代服務業領域尋求新突破,提升重點行業創新發展新動能。具體體現在,生活服務業領域:對標國際人才品質需求,整合利用區內和區外資源,提升教育、醫療健康、家政、養老等服務業業態國際化水平。

專業服務業領域:引進全球一流的法律、會計、信用評級等專業服務機構,每年評選出一批金融街金牌律師事務所、金牌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示范機構。

商貿領域:支持特色商業街區營造國際化消費環境和優質營商環境,提升國際化消費品質。

文化領域:實施《西城區文化產業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吸引國際國內知名文化企業入駐發展。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北京“設計之都”核心區建設。支持天橋演藝區打造跨界融合的演藝運營文化集群。提升文化品牌國際影響力。

袁利表示,2021年,西城區將全力推動“兩區”政策在首都核心區落地見效,強化“產業+園區”開放布局,加速金融、金融科技、資產管理、數字經濟等開放發展步伐,為國內外優質企業到西城投資興業提供一流的服務環境,爭取更多國際性標志性項目落地,以首善標准為“兩區”建設貢獻更多“西城模式”和“西城案例”。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