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定义修订 如何配置重疾险?

2020年07月23日19:34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重疾定义修订 如何配置重疾险

  7月1日,《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公开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表示,将根据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规范修订版内容,做好最终评审、发布和实施相关工作。重大疾病保险是健康险领域非常重要的保险产品形态,是各保险公司最重要的保障型业务之一。此次重疾险范围修订对大众会有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配置重疾险?

  什么是重疾险

  重大疾病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据统计,我国目前持有有效重疾险保单的消费者已超过1亿人次。

  “重疾险主要是为被保人解决两个问题。”大都会人寿寿险规划师金海波介绍,配置重疾险一是解决疾病突然袭来时的现金流问题,让被保人可以及时拿出一笔“救命钱”。二是可以提供缓冲,减少被保人在看病、康复这段事业“空白期”中的收入损失。

  重疾险新规带来哪些变化

  此次新定义的主要变化有三个:一是规范定义的病种由25种变28种;二是对重疾需要达到的状态指标更细化;三是增加轻症概念,对轻症少量赔付。总体来说,新重疾定义会使重疾范围变窄,承保范围变宽,参保额度变高,保险公司更容易干预。

  具体看,规范修订版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疾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两级。

  关于甲状腺癌的问题。此次修订没有剔除甲状腺癌,而是将它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级,并按照轻重程度进行分级赔付。根据最新医学实践,科学划分疾病等级,合理区分重度疾病与轻度疾病,使赔付更加精准合理,是本次修订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

  关于原位癌的问题。本次修订为进一步规范恶性肿瘤的概念和范围,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第三版的肿瘤形态学标准,本次修订暂不纳入原位癌。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表示,各保险公司可在规范修订版规定病种的基础上,在重疾险产品中增加原位癌保障责任,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

  重疾险如何选择?返还型or消费型

  “买保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现阶段的需求。”畅销书《重疾不重》《重疾革命》作者丁云生表示,保险是避免风险的过程,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其次才是获得赔偿。

  至于是购买返还型重疾险还是购买消费型重疾险,丁云生介绍,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可支配收入较少,那么可以每年购买消费型重疾险;如果可支配收入较高,可以买长期重疾险;如果意识到重疾险是长期工作收入损失险,那么最好买60岁截止的定期重疾险。

  “购买重疾险要买到年收入五倍以上的保额,这不是最高封顶,而是起付线。”丁云生表示,70岁的人癌症发病率是20岁人的100倍,所以在配置重疾险时要合理配置。建议如果配置100万保额 ,30至35万选择终身重疾,60至65万选择截止到60岁的定期重疾险,其他额度买每年购买的消费型重疾险。

  是赶在新规落地前购买还是等新产品推出后再配置?专业人士建议,可以分批进行。

  首先,重大疾病保险可以获得保险保障,转嫁家庭财政危机,起到补充医疗保险等作用,而正式版规范施行前需要时间,因此应尽早着手配置重疾险。同时,考虑到新规对消费者来说理赔条件更加贴合实际,有效避免了理赔纠纷,但是癌症的理赔范围相对现有重疾范围变窄,可以将原本打算购买的保额分成两份,先买一部分,等正式版出台后再配置完成,这样既满足了自身保障,又避免了等待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修订重疾定义不可避免会形成一个新旧保单、理赔标准的衔接过渡期。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在附则中,对新旧合同处理做出规定:规范修订版发布之日前已生效的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应按该保险合同约定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这给将来的赔付工作指出了方向。保险业协会表示,正在研究制定过渡期的方案,并准备与规范修订版配套发布,从而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重疾险业务稳健发展。文/高峰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