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松梅
清晨7时,阳光还不算炽烈,刘宝利早早就来到了奥森公园。在这个天然“氧吧”里,他舒展筋骨、跑上几圈,随后,还要奔社区上一堂冬奥外语课。
62岁的刘宝利满头黑发,声如洪钟。虽然在去年退了休,但他还有个正在为之努力的心愿——2022年冬奥会,再当一次志愿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洼里乡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刘宝利都历历在目。他回忆说,以前,洼里、来广营、大屯被称为朝阳区的“北三乡”,都靠农业为生,也都穷!在中学毕业后,刘宝利就回龙王堂村务农,是种田的好把式,后来还当上了生产队长。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洼里人辛苦劳作,白天收割、晚上脱粒,可一年到头只能挣个辛苦钱。上世纪90年代,村里建起了几个小工厂,集体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城乡结合部的面貌和生态环境仍然落后。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给“北三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鸟巢、水立方拔地而起,成为京城新地标。洼里乡变成了奥运村街道,老洼里人纷纷“农转居”,刘宝利也在奥森公园旁边买了新房。
2008年1月,刘宝利进入奥运村街道双泉社区居委会工作。为了迎接奥运,他带着居民一起开展社区环境整治,走上大街小巷当起志愿者。“那会儿,街道连办了好多期培训班,掀起了学外语的热潮。小区长椅上,俩老太太聊天儿说的都是如何学外语。”刘宝利回忆说,当时,他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硬是学会了十来句英文问候语。
时光如梭。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成为惟一的“双奥”之城。随后几年,奥森公园西南建起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水立方也启动“水冰转换”的改造。
近两年,借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契机,奥运村街道围绕奥运核心区,对周边的24条主要道路、10条次干道、19条背街小巷开展综合整治。如今,占道经营、开墙打洞、违法停车等问题都消失了,居民出行方便了不少。
双泉社区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违法建筑拆除了,建起了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小广场和四个邻里驿站,为居民提供阅读、活动、交流的空间。到了冬天,还常常组织居民参加滑冰、冰龙舟等运动,让冰雪运动走进寻常百姓家。
“居委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邻里关系拉近了很多,社区的治理能力也提升了,愿意参加志愿活动的人自然就多了。”刘宝利说,以前,居委会组织人手巡逻,都得打电话到处找人。现在,只要发了活动通知,报名就特别踊跃,他们都愁着排不开。
刘宝利退了休,生活还是忙碌而充实。再当一次志愿者,为冬奥出一份力,是他最大的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