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化医院多措并举适应群众就医需求 全院门急诊接待患者29.7万

2020年07月13日16:5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池梦蕊) 今天下午,北京市召开第150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燕化医院党委书记赵明军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燕化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按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效防控的要求,第一时间成立医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呼吸、急诊、物资保障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分类处置、重症优先,绿色通道、个性安排,缓冲隔离、加强防护的原则,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中的医疗服务工作,多措并举适应群众就医需求。截至7月12日,全院门急诊29.7万人次,其中急诊3.5万人次,急危重症患者抢救61人次,急诊手术325台,开展院感防控培训8300人次,实现了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零感染。

赵明军介绍,北京燕化医院严格落实预检分诊,降低院感风险。落实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对急诊患者严格进行预检分诊,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加强濒危、危重、急诊、非急症四级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引导非急诊患者到普通门诊预约就诊,优先保证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为了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在急诊科专门设置了隔离抢救间,适应就地救治需求;设置急诊隔离留观病房,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的诊疗。对于有流行病学史及发热的非急诊患者,安排专人按照固定路线引导到发热门诊处置。建立由感染疾病科、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相关学科组成的医疗救治组,建立联动机制,在保障院内发热及有呼吸道症状患者及时会诊的同时,重点保障急诊、发热门诊患者的医疗救治需求,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了缩短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停留时间,积极引入快速核酸检测技术,建立急危重症患者快速核酸检测绿色通道,缩短核酸检测出报告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出报告缩短至上机后3小时以内出报告,为及时有效救治患者赢得了时间。

同时,统筹急诊救治力量,分类做好临床救治。建立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创伤、消化道大出血、高危孕产妇等急危重症患者手术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全员培训,确保各岗位职责明确、流程顺畅。加强应急手术管理,设置感染手术间,提高医务人员防护级别,妥善开展应急手术。在做好诊疗风险分级分类评估的基础上,做好相关介入诊疗服务,优先开展急性心肌梗塞等急危重症患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影响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介入诊疗治疗。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应检尽检要求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建立分时段透析工作机制。设立专门时段、专门区域为有指征但未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或处于隔离期的中高风险地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提前与患者预约透析时间,专人负责对接安排,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规范发热门诊建设,提升发热门诊救治能力。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将隔离留观室由原来的3间,增加至7间,提高接诊救治能力。全院多科室协作,以感染疾病科、呼吸科医生为主组建发热门诊救治团队,全员进行培训,严格对有流行病学史的相关患者,执行1+3检测,即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加上血清学抗体、影像学检查和血常规的检验,以进一步降低漏诊的风险。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请专家组会诊,做好隔离诊疗工作,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预警作用,守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口。

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改善医疗服务。按照全市统一要求,不断完善非急诊全面预约,坚持非急诊预约常态化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优势,实施分时段互联网诊疗服务,在线开展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开展线上开药,在线结算、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今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图文、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咨询和诊疗1.4万多人次,这些措施方便了患者,同时也缓解了医院线下诊疗的压力。

赵明军表示,下一步,北京燕化医院将继续落实好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加强院感防控细节管理,坚决防止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同时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医疗救治,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为首都人民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