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丈夫眼中的娇柔妻子;
她们,是女儿眼中的坚强母亲;
她们,是公婆眼中的忙碌儿媳;
她们,是父母眼中的乖巧女儿;
她们,是居民眼中的知心姐姐;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她们不惧寒冷,如同傲然的梅花绽放在抗疫的一线,她们不惧困难,如同火红的玫瑰用热情感染着身边人。
田齐芳,通州城管漷县执法队负责人,在丈夫眼中她是娇柔的妻子,在队员眼中她是坚毅的“女汉子”。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全队开展防控检查工作,亲力亲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事无巨细的挂念着防控工作的每一步,从定方案到明责任,从入户摸排到底账建立,从活禽售卖到“三类场所”,从执法工作到社区值守,作为一名年轻的女队长,她从未退缩,带领队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防控检查任务。在三类场所检查中,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研究制作《漷县镇三类场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自查表》线上小程序二维码,有效减少接触风险、督促商户每日自查。
高金红,通州城管新华执法队队员,在女儿眼中她是那个可以撑起整片天空的坚强母亲,在商户眼中是贴心的城管大姐。自大年初二至今,一天都从未停歇过的她,没时间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没时间辅导上小学的女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战“疫”中。她穿着制服的身影每天穿梭在辖区的街头巷尾,进出于营业中的餐厅商店,逐户逐项严格的开展疫情防控措施检查,检查之后还总会不放心的叮嘱着商户管理人:“要按时消毒”、“要佩戴口罩”、“进出要测温”、“有员工返京要做好14天隔离”,“下班之后尽快回家减少外出”、“一米线要标记清楚”...她欣慰的说:“因为反复的入户检查,现在有的商户一看见她,就主动背诵疫情防控须知了。”
张征,通州城管永乐店执法队队员,在公婆眼中她总是早出晚归忙碌的儿媳,在大家眼中她是踏实能干的“小管家”。作为有着14年党龄的党员,疫情面前,主动请缨,坚守着党员的初心,始终全力以赴投入。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一系列的通知、执法单据、基础台账、内部防疫、物资准备等繁琐的内勤工作随之而来,尤其是对“三类场所”落实疫情防控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后,每日整理、统计、录入的各类数据成倍增长。由于永乐店执法队人员少,任务重,内勤工作成了副业,为了能不耽误同组其他人的时间,住在朝阳的她每天早上年幼的孩子未醒就出家门,提前到岗收集整理要报送的各类数据,等其他队员到岗后,她就队里的男同志一起,进社区、入商户、查“三类”参加联合执法。她半开玩笑的说“我是又主内又主外,既是女又作男,文武全才。”
龙梦然,通州城管北苑执法队队员,在父母眼中她是长不大的乖巧女儿,在同事眼中她是严谨认真的好战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场战役中,她在社区当过社区的守门人,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给返京人员进行登记;也当过热心的电话大姐姐,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您今天的体温是多少?”“您还有什么需您的生活用品有什么需要?”“加油,在隔离十天就可以了。”电话的这一头都会响起她细心的询问,关切的问候。因为执法队工作任务调整,在疫情期间他也随男同志一起,挨家挨户的到辖区内的门前三包单位进行走访检查,宣传告知。目前她又成为一名录入员,正在协助队里的内勤进行三位场所的统计录入工作,就像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块儿砖,疫情工作哪里需要哪里搬!”
张莉,通州城管局办公室科员,在居民眼中她是热情的城管“莉莉姐”,在儿子眼中她是指不上的“人家老妈”。在2003年的时候就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保障任务,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部队从事防疫工作多年的她主动请缨,下沉到一线支援社区的队伍中,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基层防控工作。“莉莉姐,我的口罩行不行?”“莉莉姐,家里一天消毒几次合适?”“莉莉姐,下班回家怎么做才安全?”“我家孩子小,在屋里喷洒消毒液行吗?”做好守门人的同时,又成了防控知识宣传员,在社区值守的日子里,只要有居民前来询问防疫问题,她总是耐心回答传授防护知识。
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身负着家人的挂念,她们冲锋上阵,不退缩,不惧怕,用自己坚决的行动,成为了疫情防控线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所谓“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向所有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