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兩區”建設|北京34項改革創新經驗向全國推廣

2023年02月24日08:5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北京召開“兩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人民網 李博攝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 (李博)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北京“兩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20年北京全面啟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以來,截至目前,“兩區”建設累計落地全國突破性政策42項、全國標志性項目61項、向全國復制推廣改革創新經驗34項,北京市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開放動力持續增強。

去年新增入庫項目同比增長61.7%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市“兩區”辦專職副主任、市商務局新聞發言人劉梅英介紹,“兩區”建設是黨中央支持北京開放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北京市構建新發展格局“五子聯動”中的重要一“子”。“兩區”建設啟動后,北京緊抓開放機遇,首年“跑出加速度”,國務院批復方案中的任務落地實施達90%以上﹔次年“增強顯示度”,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示范評估中名列參評省市首位。

突破性政策持續落地,支持人類遺傳資源服務站在京開展業務、在京設立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落地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等一批國家事權政策獲批。在全國率先放寬對在京注冊中方制作機構與外方合作制作電視劇資質要求﹔率先開展保險領域金融科技監管沙箱試點﹔率先在全國實現機動車、船舶、知識產權擔保信息統一查詢服務等。高含金量政策試點擴面,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稅額增長近2倍,高新技術企業“報備即批准”試點企業達190家﹔知識產權保險試點覆蓋全市472家企業的4818件專利,保障額超50億元﹔外債一次性登記試點實施范圍由中關村海澱園擴大至北京自貿試驗區。

園區開放重心下沉,服務企業能力提升。園區實行差異化發展,海澱組團獲評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特色服務出口基地﹔順義組團聚焦“臨空+保稅”特征,推動波音維修基地、博樂德藝術空間等特色產業項目落地﹔朝陽組團第四使館區總體建設方案獲批,國際化要素聚集度增強﹔通州組團綠色金融成效顯著。招商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豐台區建立產業招商地圖,經開區搭建境外招商平台,石景山區組建現代創新產業基金。各區全面施行“六單”(政策清單、空間資源清單、目標企業清單、企業訴求清單、政策建議清單、政策項目收獲清單)管理模式,為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功能性平台作用凸顯,大興組團搭建“京貿興”新型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台,帶動8家離岸貿易企業落地。

2022年,北京“兩區”項目庫新增入庫項目5794個,同比增長61.7%。在“兩區”建設帶動下,2022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74.1億美元,同比增長12.7%,高於全國增速4.7個百分點。

今年加大全產業鏈開放力度

2023年,北京將加快推動深層次、集成式制度創新,持續釋放開放動能,以“兩區”建設見實效為目標,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劉梅英表示,2023年北京將重點圍繞一條主線、聚焦五個要素、提升一批園區、完善六項機制、強化三方面保障推進。

圍繞“一條主線”,即“高質量發展主線”,突出“兩區”建設服務構建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進一步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推出一批創新舉措。同時,圍繞科技、數字經濟、金融、生物醫藥、商貿文旅、專業服務、航空等服務業重點領域集中發力,加大全產業鏈開放力度。

聚焦五個要素,即人才、知識產權、投資、貿易、國際收支,推動創新舉措與平台落地相結合,更好實現從制度創新到功能提升,打通關鍵環節,加快建設國際人才全環節服務體系、打造國際知識產權價值實現高地、促進跨境投融資自由便利、推進更大限度貿易暢通、提升國際收支便利水平。

提升一批園區,即20個“兩區”重點園區(組團)。實施“兩區”重點園區(組團)發展提升專項行動,通過“兩區”建設為園區發展進行形象、場景和資源賦能。推動園區與國內外自貿園區、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聯動發展。

完善六項機制,即從鞏固完善制度創新的體制機制入手,建立政策制度創新項目化管理機制、政策創新迭代升級機制、市區協同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多元立體的宣傳推介機制、與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安全保障機制、點面結合的評估督查機制。

塑造有辨識度的北京自貿品牌

“園區是‘兩區’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兩區’建設成效展現的重要窗口。”劉梅英介紹,北京市各區都明確了“兩區”的重點承載園區,今年將分層分類推動重點園區(組團)提升。

針對全部重點園區,增強開放承載力,推動各園區開展政策先行先試、搭建功能性平台、落地標志性項目。鼓勵差異化發展,支持重點園區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強化針對性政策創新供給,推動優勢主導產業開放發展。提升園區服務能力,推動各園區完善配套、優化服務體系。

針對自貿試驗區組團,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行動,突出“創新自貿”“數智自貿”“綠色自貿”“便利自貿”等,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先試區、數字經濟試驗區、國家綠色經濟發展示范區以及自貿試驗區極簡政務環境,塑造更有辨識度的“北京自貿”品牌。

針對綜合保稅區,加快完善規劃布局,分類提升綜合保稅區平台開放功能。結合北京產業特點,做大做強天竺綜保區服務貿易規模,打造以服務貿易為特色的綜保區﹔加快大興機場綜保區制度創新和入區項目招商引資,創新高效便捷的通關模式,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綜保區﹔研究探索以促進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保區,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