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后冬奧”時代 北京石景山區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發展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孟竹)1月4日,北京市石景山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區長李新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李新指出,2022年,石景山區用好服務保障冬奧會舉辦和新首鋼地區城市復興兩個牽引,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發展戰略,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區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2023年,石景山區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首都發展新格局,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發展戰略,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加快推進“三區建設”,打造“一起向未來”的城市復興新地標。
2022年,石景山區以首鋼園和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為重點,持續推動中心城區功能持續優化,城市復興新地標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通過全面移交市政公共設施,首鋼園全面向市民開放,實現了廠區、園區向社區、街區轉變,圍繞文化復興,制定首鋼工業遺存保護名錄和石景山古建群保護修繕方案,打造三高爐等保護利用典范。圍繞產業復興,建成金安科幻廣場,建設數字藝術館、元宇宙樂園、科幻產業創新中心,設立全國首支科幻產業基金,引進航天科工智能院,當紅齊天等80余家企業落戶。圍繞生態復興,完成綠軸景觀提升工程,實施首鋼水系與永定河流域連通工程。圍繞活力復興,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城市織補創新工場,完成金安橋站交通一體化工程,舉辦服貿會等59場重大活動,首鋼園獲評“夜京城”特色消費地標。全區第四次獲得國務院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真抓實干成效明顯表彰。
在京西轉型發展方面,深入落實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推進28項重點任務和60個重大項目,開展天泰山旅游綜合開發,改造並運營五裡坨民俗陳列館。啟動地鐵1號線高井站和永引渠南路西延等道路工程前期工作,建設五裡坨便民服務中心。落地半山花海項目,引入環球嘉年華,建設中交智慧公元,金海洋商業購物中心開業運營。京西轉型發展成效在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年度評估中包攬三項“優秀”。
記者從該區“兩會”上獲悉,2023年,石景山區將繼續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發展戰略,重點將推動新首鋼聚焦“科技+”“體育+”,提升中關村標杆孵化器運營水平,吸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入駐,持續打造科幻產業集聚區﹔推動體育企業集聚,培育電子競技、數字冰雪、虛擬體育等產業,建設體育產業示范區,賦能產業復興,打造城市復興新地標,建設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同時,依托科技創新助推產業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區將用好長安金軸載體資源,推動銀河商務區、京西商務中心提質增效。加快銀保園開發建設,推動650地塊開工,推進中電科智能科技園二期項目,打造國家級金融產業示范區。加快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034、605地塊建設,組建工業互聯網基金,加強優質項目引入﹔提高虛擬現實產業園運營水平,依托北航、華為等虛擬現實重點實驗室和平台機構,集聚優質企業,豐富產業生態。促進文創園提升產出效益,提高郎園Park等產業園區發展質量,出台管理辦法,開展分層認定,構建特色文化產業集群。
在產業布局方面,全區將明確產業細分領域和發展重點,制定發展路徑,優化支持政策,推動高精尖產業實現收入2765億元。鞏固現代金融產業主導地位,成立創投金融聯盟,引進一批現代金融機構,力爭實現收入1350億元。壯大科技服務業規模,落實“石科26條”,加強重點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建設。突出數字創意產業特色,做大做強游戲動漫、創意設計等產業,力爭實現收入250億元。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優勢,支持中電科、航天科工智能產業集聚,推進虛擬現實、大數據、雲計算等產業發展,力爭實現收入680億元。提升商務服務業發展能級,建設2個電商示范企業或直播基地,認定百家總部企業,引入一批高端專業服務業企業,力爭實現收入400億元。
此外,石景山區還將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服務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XR終端等核心技術攻關,建設光場成像等共性技術平台和知識產權等公共服務平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3.0產業集群。落實“兩區”建設年度重點任務,發揮僑夢苑、國際商協會等平台作用,推動實際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加快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探索建立數字資產流通平台,建設智能算力中心,形成開放領先的數字社會生態。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吸引區域首店50家以上,培育首鋼園城市消費中心,打造3個地區活力消費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