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開展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計劃試點工作 將推出第一批清單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池夢蕊)1月5日,東城區兩會召開主題新聞發布會。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胡國偉介紹,2022年,東城區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復核迎檢中獲得“優秀”等級認定。出台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全過程管理辦法,形成了1+6制度體系,將社會化運營的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創新范式。在長時間閉館的情況下,圖書館仍實現外借書刊15萬冊次,到館10萬人次,各類讀者活動近700場次,惠及30萬人次,東城區文化志願者服務分中心累計服務時長5227小時,服務群眾近5萬人次。春節、端午、中秋等節慶文化活動成為百姓文化餐桌的“看家菜”。“曹燦杯”少兒誦讀、北京管樂節、少兒曲藝大賽等活動品牌影響力覆蓋海內外,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堅持演出,為疫情中的群眾送去溫暖和歡樂。
在遺產保護方面,制定《東城文物“活歷計劃”實施方案》,打通文物活化利用的“堵點”和“難點”,引導東城區文物活化利用高質量發展。鐘鼓樓沉浸式展陳升級,“時間的故事”讓中軸線更加靈動。創新引入社會公益信托基金,促進文物活化利用品牌活動可持續發展。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復建歷時20余年正式開放,成為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創新示范﹔迭代升級北京古建音樂季,使中軸線沿線各古建點位更富生機。
成功舉辦2022“故宮以東”共創大會,通過實施7大子計劃,吸納美團、騰訊等優質企業加入品牌共創。打造“文化金三角”四大主題線路和“故宮以東”四條騎行線路,串聯東城區特色文旅資源點位,“故宮以東”騎行線路入選2022年北京體育旅游精品項目。隆福文化街區充分利用“故宮以東”品牌磁場效應,持續導入優質文商旅資源,通過長虹影院、大麥劇場等項目落地,打造消費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
發布《東城區進一步推進“戲劇之城”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配套制定了《東城文化藝術基金管理辦法》及《東城文化藝術基金管理實施細則》,東城文化藝術基金成為“戲劇之城”建設發展新引擎。創新舉辦2022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推出東城戲劇大道,致敬中國小劇場戲劇40周年。扶持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鐘鼓樓》等精品力作登上頂尖舞台,形成“戲劇之城”建設高峰。
2023年,東城區將不斷鞏固示范區創新發展成果,持續提升基層服務效能。探索開發公共文化新空間,拓展公共服務空間范圍,多場域開展公共文化服務。辦好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打造特色品牌節日活動,持續提升文化惠民工作水平。以文圖兩館為陣地,創新舉辦“國潮文化嘉年華---藝起來襲”、“書海聽濤”等系列活動。編制“愛心文化種社區”東城文化志願服務第三個五年行動計劃,推動文化志願服務多元化發展。
以創新的手段守護遺產。開展第一批文物“活歷計劃”試點工作,明確第一批活化利用清單。繼續舉辦2023北京古建音樂季,利用社會公益信托基金,助力文物活化利用品牌活動可持續發展。開展永定門城樓保護及展示利用、正陽橋疏渠記碑保護展示工作,完成鼓樓保護修繕,南北中軸端點將實現良性互動。
實施“非遺煥新”優秀項目扶持計劃,啟動東城非遺項目檔案標准化建設,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中心。深入推進文旅部“非遺在社區”項目,持續擴大試點范圍,讓傳統非遺賦彩當代生活。
以更高的格局擦亮品牌。打造“故宮以東”品牌強磁場,繼續舉辦“故宮以東”共創大會,深度聯動北京文化論壇,全面展示共創成果。聚焦“文化金三角”,打造“住宿+”“戲劇+”“故宮以東之騎跡東城”等多條文化探訪線路系列產品,生動串聯東城網紅打卡地。通過“故宮以東”“大戲東望”等品牌持續為隆福寺地區導入優質文旅資源,持續培育主題鮮明的街區文化消費業態,確保隆福寺二期順利如期亮相。
啟動“戲劇之城”品牌強引擎。推動形成“補獎貸投”聯動文化金融創新發展的服務模式,無限放大文化藝術基金撬動作用。重點扶持《鐘鼓樓》等精品力作,積極孵化原創劇目,吸引優秀的原創劇目創排集聚東城。辦好全國話劇展演季,支持舉辦中國兒童戲劇節、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等品牌活動,彰顯東城印記。擴展演出空間,探索打造“文化金三角”沉浸式演藝新空間,鼓勵知名院團的戲劇文化首店、旗艦店落戶東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