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兩街區打造科創新樞紐與運河水岸公園城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李博)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分局、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組織開展了北京城市副中心0601、0402街區部分地塊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征集活動,最終中規院與凱達、城建院聯合體設計的“通西科創新樞紐、運河水岸公園城”成為優勝方案。
“站產城—自然—文化”融合創新
此次征集的城市副中心兩街區地塊總面積約180公頃,位於城市副中心北部,地處大運河生態文明帶北部端點位置,南臨五河交匯處和運河商務區啟動區,是兩條城市軌道交通與一條市郊鐵路的三線換乘交通樞紐地區,在副中心空間格局中佔據重要地位。
開展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征集旨在貫徹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完善“一帶、一軸、多組團”空間格局,示范市郊鐵路、軌道交通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一體化建設,打造水城交融的大運河生態文明帶北部起點區和站城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規劃設計效果圖。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分局供圖
北京城市副中心0601、0402街區整體空間結構為“雙核聚心,軸帶塑形,坊院共生”,以通州西站、通順路站“站產城—自然—文化”融合創新的站城一體化核心,引領地區功能生長和公共空間體系構建。打造創新集聚和文化彰顯的特色軸帶,構建產業文化軸帶交織共生的空間形態。構建八大特色街坊,實現創新街區、運河水岸、生活社區等多元功能場景的復合共生。
打造創新宜居宜業的新城區
新城區將進一步完善優化副中心功能體系,完善與高端產業、精英人才相匹配的生活、服務、消費等城市功能。加強生產、生活和服務功能在樞紐地區的混合布局,保障城市運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質,促進“軌道上的職住平衡”。
新城區還將提升樞紐門戶地區綜合人口密度,統籌集聚就業崗位與居住人口。提供與運河商務區其他板塊差異化的商務、商業、居住產品,增置靈活、混合的生產空間,承載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培育發展。
建設高效便捷舒適的樞紐門戶
一體化地區以車站中心300米范圍為基礎,圍繞“地下連站、地上聯城”理念,打造“優行人、融萬象、會呼吸”的樞紐。通過快達慢行樞紐交通體系,以及立體慢行網絡和綠色廊道縫合樞紐內外、鐵路兩側、運河沿岸,呈現出消隱入園景之中的市郊鐵路樞紐,營造產城融合立體活力站城。
通州西站一體化地區以軌道站點為原點,結合車站中庭,打造東西暢達的公共通廊,縫合市郊鐵路兩側,帶動公共服務功能和自然景觀滲入樞紐建筑空間,形成站城融合的宜人空間。
通順路站一體化地區依托站點空間聚合作用,通過立體街區的打造和下沉廣場的串聯,塑造河岸邊的圍合式庭院商業組團,培育24小時活力商業文化街區。
水岸效果圖。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分局供圖
塑造彰顯古今風韻的水岸生態文化長廊
兩大街區地塊通過構建“多廊交織、核心點綴、主題多樣”的生態綠地系統,聯動溫榆河與小中河水岸。
多廊交織是以溫榆河、小中河濱水綠帶為骨架,結合市郊鐵路兩側防護綠地及主干道的林蔭綠廊,構建貫通水岸、聯動樞紐的多層次綠地廊道。核心點綴是以站前廣場、下沉公園、鄰裡公園、口袋公園等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園廣場點綴樞紐地區公共空間。
主題多樣是通過建設臨時文化與商業設施,豐富綠地的復合化利用,形成文化展示、藝術展演、休閑體育、科技試驗等功能主題公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