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果園街道上河灣社區:“最小單元”凝聚“最強力量”
在社區防控一線成立2個臨時黨支部,以樓(門)為單位建立28個黨小組,落實“1+10”黨員聯系群眾工作機制,73名社區黨員、207名在職黨員共聯系群眾2018戶、4385人……密雲區果園街道上河灣社區堅持疫情防控推進到哪裡,黨的組織就建設到哪裡,戰斗堡壘作用就發揮到哪裡,以“1+10”黨員聯系群眾工作機制為基石,樓棟亮崗位,黨員亮身份,構建“總支抓總、支部包片、小組包樓、黨員到戶”的安全守護網絡,在“最小單元”凝聚“最強力量”,讓黨組織成為社區居民最溫暖、最堅強的依靠。
58歲的任連東是上河灣北區的一名退休黨員,今年,通過參與“1+10”黨員聯系群眾,他主動與本樓門的5戶、15名群眾建立了“聯系群”。要讓疫情防控知識家喻戶曉、要保証居民核酸檢測常態化、疫苗接種應該做到應接盡接……接到社區黨組織發出的一項項工作任務,任連東立即化身“宣傳員”,不厭其煩地向聯系群眾宣傳防疫知識並進行安全提示,將黨組織布置的任務傳達到“神經末梢”,有效落實。
“李大哥,聽說這兩天您沒做核酸?千萬別抱著僥幸心理。要不我陪著您走一趟?”“小張,你老去醫院給你爸媽開藥,最好戴上點兒N95口罩,安全。”任連東說,以黨員身份在鄰裡關系基礎上向群眾多提醒多提示、多宣傳多發動,效果更好,這樣全社會的防范意識就能提高。
除了當好“宣傳員”,在聯系群眾過程中,老黨員的榜樣力量更具份量。任連東作為“首都老兵——上河灣社區志願服務小隊”“密雲水庫兒女愛心志願服務隊”等多支志願服務隊隊員,經常參與全區的志願服務活動,頂著烈日在核酸檢測點維持現場秩序、披星戴月在村庄卡點守護村民出入安全……任連東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召了身邊的人,他所聯系的群眾也主動加入志願服務活動,“老任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爭當密雲先鋒,為社會貢獻力量!”居民王雁於在任連東的帶動下與家人、鄰居一起參與到社區防疫志願服務之中,“1+10”延伸到“10+N”。
通過“1+10”黨員聯系群眾這個平台,老黨員發揮余熱當榜樣,年輕黨員則將平台變“舞台”,向廣大群眾展示出他們的熱情和能力,得到了群眾的肯定和信任。
“感謝小劉這幾天對我們的周到服務!”“年紀雖小卻能扛起大事兒,給小劉點贊!”6月15日早上6點,封控了整整5天的上河灣小區某樓門終於解封了,居民們紛紛通過微信群給社區干部、“95后”黨員劉楚妤點贊。劉楚妤作為這棟樓的“網格長”,封控期內,在開展常規防疫的同時,將為樓門裡的25戶、56位居民做好生活保障服務作為重中之重。
“別看我們這個樓門居民不多,但是突如其來的封控帶來的問題卻五花八門。”封控前兩天,一系列棘手的問題讓劉楚妤感到措手不及。居民楊大哥身在隔離點,心裡最放心不下的是即將參加中考卻封控在家的兒子。畢業考試事關孩子的前途命運,劉楚妤變身“知心姐姐”,每天將同學送來的復習資料及時送到孩子家門口,即使是隔著門,也不忘與孩子聊上兩句,緩解他的壓力,為他鼓氣加油。
“我母親每周必須去三次醫院做透析,不讓出門會出人命的!”為了母親看病,孫阿姨的兒子很焦急。關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劉楚妤趕緊向社區領導匯報,與衛健部門聯系,按照防疫政策,通過“點對點”服務,確保老人按時就醫。
住在十層的老兩口兒一直沒有加入臨時防控樓門微信群,細心的楚妤觀察到了這一點,馬上通過電話聯系到他們。原來,老兩口兒已經70多歲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這樣一來,網上買菜都成了問題。“阿姨,這是我電話,需要買什麼您就隨時給我打電話,千萬別客氣。”劉楚妤主動成為了他們的“接單員”。
“社區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但對居民來講,卻都是急事、愁事、難事。作為一名黨員,在群眾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必須沖鋒在前,想盡辦法幫助他們化解難題。”短短的五天裡,劉楚妤和她的同事們為居民們解決了一樁樁大事小情,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年輕的黨員能扛事兒!”居民的這句贊譽讓她對工作更加充滿動力。(王晨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