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萬安公墓上線墓區導航小程序

2022年04月03日08:49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萬安公墓上線墓區導航小程序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萬安公墓又迎來了不少前來祭掃先人的市民。作為北京最早建立、歷史最長的現代公墓,萬安公墓是全市安葬名人最多的公墓之一,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一定影響的人物有上百位,既有革命烈士、社會活動家、軍政要人,也有科學家、藝術家及工商界名人。近年來,該墓園持續更新服務舉措,用暖心、細心和貼心,以及與時俱進的創新理念,不斷惠民、便民,既助力生者追思懷遠,又傳承萬安的文化內涵。開展沉浸式蓋章打卡活動、上線墓區導航小程序、設立黨員先鋒崗、推出專利設計“平安燈”……今年清明節期間,萬安公墓在持續提升暖心服務的同時,也在利用多種方式持續綻放自身的文化魅力。

  墓區導航小程序上線

  名人墓位置一目了然

作為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現代化公墓,這裡名人墓地眾多,文化底蘊深厚。萬安公墓內不僅有著名的李大釗烈士陵園,王以哲、朱自清、戴望舒、董海川、曹禺、啟功、董竹君、容國團、馮友蘭、季羨林、任繼愈、周汝昌、魏巍、南仁東等一大批社會各界名人營葬於此。此前,萬安公墓特地梳理出了90多位名人事跡編纂成冊,集成了一套《萬安人物志》圖書。為了方便市民尋找所要尋訪的名人墓,萬安公墓專門制作了一份《萬安公墓參觀指南》,將整個萬安公墓的平面圖縮略到一份小小的地圖上,梳理出了90余位名人的墓區位置,並分別進行標號,在地圖上,每一位名人墓所在的位置便能一目了然。同時,為了方便市民在墓區內獲得最快捷的便民服務,這份手冊上還標注了洗手間、休息區等點位的位置。

除了這份可以拿在手上的紙質版地圖,今年萬安公墓更是推出了墓區導航系統,為祭掃群眾提供手機小程序,可以直接進行區組位置導航及部分名人墓導引。在萬安公墓入口處,一個指引牌上印著一個二維碼,掃碼即可登錄這個小程序,上面可實時顯示掃碼者所在的位置,以及取水點、衛生間、辦公區、休息區、祭奠區、商品部的位置。隨意選擇一處目的地,這個小程序就能顯示出前進的路線,如同市民常用的導航功能。

更為精妙的是,在這個小程序界面的最右側還有一個“萬安人物志”圖標,輕輕一點,就切換至一個二級界面,根據名人生前所從事的職業,小程序為其進行了關鍵詞區分索引,有教育家、畫家、近代外交官、哲學家、表演藝術家、高級將領、化工專家等等。通過逐步完善,未來這裡點開即可查閱想要了解的名人生平及歷史,並能結合導航找到名人墓所在的位置。借助小程序,漫步在蒼鬆翠柏織就的林蔭裡,走幾步就能遇見一段歷史,品讀一段傳奇人生。可以說,利用科技手段,這個小程序既能導航又能導覽,更是承載了萬安公墓的豐富歷史與文化內涵。

  設置四個紀念章打卡處

  可沉浸式體驗萬安文化

在挖掘內涵方面,今年萬安公墓還推出了一個沉浸式打卡活動,鼓勵前來掃墓的市民深度感受人文萬安。園區內專門設置4個文化紀念印章打卡處,包括公墓入口處、李大釗烈士陵園入口處、青春書苑等。市民可以在公墓入口處免費領取一份蓋章紀念冊,這是一份小小的空白折頁,可在園內四個打卡點蓋章。

4月的萬安鳥語花香,玉蘭繁花似錦,高高的柏樹蔥郁茂盛,市民可以穿梭在成蔭綠樹間,一邊尋訪名人墓,了解萬安歷史,一邊到打卡點蓋章留作紀念。同時也能在打卡點領取萬安公墓自制的各類文創產品,包括帶有萬安標志的書簽、鑰匙扣、筆洗、筆筒、簽字筆等等,此外還有《萬安人物志》《碑情萬安》等一系列叢書可以免費取閱。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四個打卡點的印章樣式有所不同,既有“萬佑平安”、萬安公墓牌樓、李大釗烈士陵園等公墓內標志性的文字、建筑圖樣,又有李大釗手書的“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青春”等字樣。如果想要集齊15個印章,必須四個打卡點全部跑遍。

在四個打卡點中,除了青春書苑外,另外三個打卡點是黨員先鋒崗,可為祭掃群眾提供飲用水服務、便民休息區,並提供手消、一次性口罩、急救用品等物資。

  白色“平安燈”溫情不減

  祈願樹黃絲帶寄托思念

2018年,萬安公墓成立了以張璐為帶頭人的北京市首個墓型設計工作室,2019年獲評“北京市民政技能大師工作室”。如今,工作室成員個個都是墓型設計和墓區規劃的能手。在實踐創新的路上,他們也在不斷前行,無論是3D打印墓碑樣式,還是個性化定制墓型,都走在行業前列。今年,萬安公墓的這一大師工作室在倡導綠色環保祭掃方面又推陳出新,推出了專利產品“平安燈”,由工作室的張璐、孔棟林、劉雲濤、羅繼杰、劉陽、任惠敏一同設計。

這是一款蠟燭形狀的白色小燈,外表看起來晶瑩剔透,拿在手上非常輕盈,底部有開關,打開后,“蠟燭”的“火焰”就能持續散發出溫暖的紅色光芒。這款“平安燈”還在2021年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証書。這款“平安燈”可放在逝者的墓碑前,既能為逝者長時間點燈祈福,又避免了火險,兼具環保、美觀、安全的特性。

此外,萬安公墓也在不斷更新追思祭奠先人的方式,比如,在骨灰堂祭奠區設置寄語牆、祈願樹及時空郵箱,免費提供黃絲帶、時空信箋、追思祈福卡等,供家屬追思親人。骨灰堂外的一片小樹林裡,幾棵祈願樹上系滿了黃色絲帶,絲帶隨風飄舞,一張張祈福卡在風中搖曳,寄托著家屬對親人的哀思。對於清明期間無法親自到達現場祭掃先人的家屬,公墓還免費提供代客祭掃服務,幫助祭掃群眾實現遠程祭奠、追思、緬懷。

  開辟平價盆花銷售區

  設飲料及文創用品自助售賣機

今年清明期間,萬安公墓再度推出了多項惠民舉措。在祭掃服務方面,為祭掃群眾每人免費發放一枝黃(白)菊花﹔骨灰堂亭廊祭掃每戶免費發放一個絹花花籃及挂鉤﹔提供免費描字服務﹔免費發放祭掃須知、殯葬服務指南、萬安文化系列叢書等宣傳資料。在業務辦理方面,萬安公墓為辦理骨灰堂寄存或取走骨灰的家屬免費提供骨灰盒收納袋﹔為辦理業務的家屬免費提供資料收納袋及復印証件材料服務。今年萬安公墓還在公墓大門外設置了專門的平價盆花銷售區,不僅有單枝的菊花、康乃馨等花束,也有萬壽菊等小型盆栽,還有搭配好的整盆花籃,均為平價銷售,遠低於市場價格。

為方便群眾祭掃,萬安公墓還推出了多項便民舉措,包括設立飲料及文創用品自助售賣機﹔輪椅、手推車以及水桶、刷子、毛巾等祭掃用具免費使用。在應急保障方面,增加應急保障車,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祭掃群眾可在業務大廳及骨灰堂免費使用座機電話,設置簡易汽車維修點,免費提供修車常用工具,為有需要的群眾免費提供外用藥品、一次性雨衣以及老花鏡、剪刀、針線包等便民用具。

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是今年清明期間服務保障的重點。在萬安公墓入口處,所有入園的家屬都必須出示健康寶綠碼、預約信息,測量體溫之后方能入園。同時,進入園中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園區內配備了專門的工作人員定時消毒,衛生間可免費提供衛生清潔和消毒用品,若是口罩臟了、丟了,園區內的服務點也會為家屬免費提供備用口罩及一次性手套。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