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北京專題大全>>京彩三農——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田間地頭出人才!北京6位資深農民評上教授級別職稱

2022年02月08日10:53 | 來源:  
小字號

“能被評上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成為‘農藝教授’,感覺咱農民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干勁也更足了!”提起這樁高興事,韓永茂滿面笑容。

近日,經過北京市農業技術系列職稱評委會綜合評價和社會公示,2021年北京市農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結果正式出爐,最引人注意的是有9名職業農民獲得了職稱,其中6人獲評高級職稱,3人獲評中級職稱。

來自延慶區的韓永茂就是這次獲得職稱的職業農民之一,這個既愛動手更愛動腦的職業農民,他成功評上了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我自己就愛研究種菜,也利用業務時間學習了一些蔬菜種植技術,邊種邊學,邊學邊用。”因為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基礎,2010年9月,韓永茂被聘為“延慶鎮全科農技員”。

“我感覺責任更大了,自己更應該好好學技術,實實在在給農民解決問題。”為了提高自身技術水平,韓永茂每天安排兩小時固定學習農業科技知識,抓住每一個機會,在會議和培訓班上和專家、教授探討問題。“經過幾年的學習,我發現科技能夠解決農業中很多難題。從那時候我就開始想,如果可以讓機器代替農民來種地,農民隻需要操作機器就能事倍功半。”終於,到2017年,韓永茂抓住了改革試點的機會,在園區中進行全機械化試點,引進了高科技自動化機械設備,逐步用機械代替了種植園內找來的短工。他還對種植園內的工人進行培訓,教會他們使用高科技設備。目前,韓永茂的種植園裡集成了激光平地、自動駕駛技術、指針式噴灌機、植保無人機、收獲機等精准作業技術、裝備,既省工又高產。除此之外,他先后引進蔬菜優良品種800多個、參與新技術試驗示范180多項、推廣種植面積約18萬畝﹔與中國農科院、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合作開展科研項目50余項﹔被授予“北京市高級農村實用人才”等各類稱號12個。其創辦的合作社獲評國家級農民合作示范社,是農業農村部首批蔬菜標准化生產園、北京市首批集約化蔬菜育苗場,年生產優質綠色蔬菜2200噸,每年帶動600多農民增收60萬元。

“我原來也想過評職稱,覺得自己這些年成績不少,也算個土專家,心裡也一直有個專家夢。但是我隻有中專學歷,按照原來政策,隻能評初級職稱,我都53歲了,要這麼一級一級評上去,估計80歲我都不一定能評上正高。這次聽說農民可以破格申請職稱,當時就想,隻要有機會進步,咱們就要抓住搏一搏!這次能成功獲評正高級職稱,是對我業務能力的認可,說明我這麼多年努力沒有白費,咱農民也是有水平的!”韓永茂自豪的說到。

同樣幸運的還有能讀懂蔬菜的田從和,這次也順利評上了高級農藝師。

今年59歲的田從和,31歲的時候,才找到了自己最愛干的事兒,“在村裡承包了土地,開始種菜”。零基礎的他,雖然干勁兒十足,但最開始仍然得面對現實的困境,“什麼都不會啊,連葉菜的種類都分不清楚。”但好在田從和愛學習,認准這行后,參加了各類培訓,去了不同的養殖種植基地參觀,尋訪他人的成功經驗,還按時按點去聽老師講課。

“那時候也沒有網絡和搜索引擎隨時能查,哪裡不會都得自己一點點細細琢磨,要看書,也得抓緊找老師、同行仔細請教。”沒有白吃的苦,經過多年踏實學習,加上他多年在一線種植的實踐經驗,如今的田從和,摸索出了整套的適應北京地區的蔬菜種植方法,提出了讀懂蔬菜生長語言,按需施策的蔬菜種植理念﹔親身指導的農戶達到500戶,通過微信群指導的農戶達到3萬人,種植技術服務到東北、華北、海南、雲南等地區。打造了“中天洋森”、“老田農業”兩大品牌,年銷售額1000萬元,直接解決當地和周邊農戶就業50余人,間接就業150余人。

“實在是沒敢想啊,雖然在種菜上有點經驗,但沒想到能有這麼好的政策,讓我這個老農民能評上高級職稱,我也從田師傅變成田老師了,咱農民啥時候享受過這待遇,真是打心眼兒裡感到自豪啊!以后我得更使勁兒了,再多帶帶徒弟,得對得起田老師這稱呼,對得起政府的信任啊。”在跟記者說這些的時候,田從和的臉上始終挂滿了笑容。

2020年北京市開始試點探索職業農民破格申報職稱評審工作,結合農民職業的現狀特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制定印發了《北京市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對長期扎根遠郊區或基層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技術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和任職年限要求”。當年完成2名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完善了相關流程手續。2021年,北京市正式全面開展職業農民的職稱評審工作,共有11名來自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農業企業的新型職業農民申報農業技術職稱評審,韓永茂、田從和等優秀的農民從此可以不受學歷和現職稱限制,憑借其在各自行業領域做出的突出業績破格申報技術職稱,讓職稱評價標准回歸崗位需求和實際貢獻,滿足暢通新型農業人才職稱評價渠道的呼聲,為支持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發展,引導更多優秀人才去農村創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獲評專業技術職稱,是對這些職業農民專業能力的肯定,也為其參與行業技術交流、組織技術培訓和講課授課提供了相應資質,還為其事業晉升、參加各類評選推薦等提供了廣闊平台。尤其對於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創業新農人來說,獲得職稱,將顯著提升企業的社會認可度,且在國家財稅支持、項目申報等方面均有一定幫助。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人才工作處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到:“今后,將持續發揮農業系列職稱評價‘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支持農業技術人員將論文寫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用在三農建設中。堅決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實績導向,即重點評價其在技術創新、技術推廣、技術指導、成果轉化、農民培訓等服務“三農”方面取得的實際業績。”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接下來,北京市委農工委、市農業農村局將按照“將論文寫在京郊大地上”的總體要求,強調服務“三農”發展的實際業績導向,積極引導廣大人才投身首都“三農”事業,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首都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王震華)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