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北京專題大全>>京彩三農——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絕跡近半個世紀 老北京青韭試種成功

2022年01月24日09:33 | 來源:  
小字號

 

絕跡近半個世紀的老北京青韭,日前在位於大興區禮賢鎮的田園鑫盛蔬菜園區試種成功。走進溫室,滿眼翠綠,空氣中彌散著韭菜的辛香味道。

提起青韭,現在的年輕人肯定不知道為何物,而它是許多60歲以上老北京人心中的“念想兒”。在過去北京冬季蔬菜市場,白菜、土豆、蘿卜“一統天下”的時候,青韭是絕對的高端菜,杠杠的“尖貨”,而且價格不菲,很少有論斤買賣青韭的。用一寸來寬的白馬糞紙條兒捆繞於青韭根部,論捆兒賣。老北京話稱之為“一子兒”,也就是一束。小捆兒青韭十幾根,大捆兒幾十根。20世紀60年代,如拇指粗的“一子兒”青韭售價一角錢,大捆兒則須三五角錢。若以斤兩計價,價格貴過豬肉。

青韭極嫩,辛香味濃郁,一觸即斷。沒人做純青韭餡兒餃子或大盤兒炒著吃,如果真有這麼吃的,肯定會被“老家兒”或鄰近們斥責為“不是過日子的人、沒日子作了”。它多用作俏頭兒,其妙處在於點睛。想當年,好吃的老饕們,為了大年三十這頓豬肉白菜餡餃子能提香增味,轉遍四九城也要踅摸到“一子兒”青韭。拌完餡兒撒一把青韭末兒再包,煮得的餃子鮮美之極,與沒放青韭的餃子完全不是一個味兒,北京話叫“差一吃”。再如煮混沌,捏一小撮兒青韭於碗中代替香菜,熱湯一澆,韭香“躥鼻兒”,鮮美異常,令人食欲大開。

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初,青韭忽然在很短時間內就在市場上消失了。至於青韭為什麼消失了這麼長時間?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韭菜專家張寶海研究員介紹說,青韭不是什麼特殊的品種,而是一種“生產工藝”,它通過露地養根,冬季刨出老根在溫室裡密植、灌水,靠儲存在莖基部和老根裡的營養長成。當年北京冬季用於青韭生產的溫室還很落后(紙窗溫室),俗稱“洞子”,面積很小,總產量不高,還比較費時費力,所以價格很高。60年代后期,隨著塑料農膜的廣泛應用,保護地面積大量增加,韭菜冬季供應變得越來越容易了,這種費時費力的工藝越來越少有人做,也包括當年的五色韭。

2021年春天在禮賢鎮田園鑫盛蔬菜園區試種老北京青韭,經過不斷摸索獲得成功。據該園區負責人辛樹林介紹說,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支持下開展了老北京青韭恢復試種工作。選用辛香味濃郁的韭菜品種,於2021年4月播種,通過春夏秋三季的精心養護,在11月底韭菜葉片中的養分完全回流到莖基部和根部后起獲老根,冷藏10余天打破休眠后,密植到溫室水槽中,通過控制溫度、水份、光照,最終長成當年的青韭。

也許有市民會問,青韭與現在市場上的韭菜有什麼區別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李紅岺介紹說,當年蔬菜市場上品種單一,又不具有大規模生產條件,南方種植的韭菜也運不到北方來,青韭顯得很稀缺,再加上韭菜獨特的風味,所以讓老北京人念念不忘。至於說現在青韭與韭菜有什麼差別,一是青韭選用辛香味濃的品種,風味略濃﹔二是在散射光下生長,莖葉比較柔嫩﹔三是在生長過程中隻澆灌清水,零肥料、零農藥,完全依靠莖基部和根系裡儲存的營養生長,可以做到潔淨、零農殘。目前還處於恢復種植階段,預計產量隻有1000公斤。

據了解,除了北京青韭,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為了進一步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適度恢復老口味蔬菜種植,從2009年開始,該站開展老口味蔬菜品種挖掘與示范推廣工作,通過多年的示范推廣工作已恢復了“花葉心裡美蘿卜”“核桃紋大白菜”“鞭杆紅胡蘿卜”“北京秋瓜”“蘋果青”番茄、“柿餅冬瓜”“六葉茄”等十余種老口味蔬菜品種。在蟹島度假村、海澱區農科所基地、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金六環農業科技園、等60多個基地和合作社種植。而且,上海、江蘇、河北、天津、黑龍江等省市許多菜農也紛紛引種種植。與種植普通蔬菜相比,種植老口味蔬菜效益可比普通蔬菜提高2-10倍。

要種出三十年前的老滋味蔬菜產品不是簡單的事。近年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以品質和產量為核心要素,在全市建立老口味蔬菜品種示范基地,從品種、肥料、水分管理、病害防控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究。2018年形成安全、優質、穩產的栽培技術10套,2019年,採取傳統的精耕細作栽培技術配合目前安全、低碳環保的栽培新技術,在京郊部分條件適合的園區和基地,開展傳統老口味蔬菜品種示范推廣,滿足了市場需求。2020年,針對生產中發生的問題進行技術研究,以品質提升為目標,明確溫光環境、播期以及土壤質地和水肥管理等方面對蔬菜品質的影響,為制定老口味蔬菜高品質栽培技術奠定基礎。2021年,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建立老口味蔬菜核心示范點3個,示范面積47畝,示范蘋果青番茄、北京春秋刺瓜等8個品種,平均畝產3100公斤,平均畝效益3.5萬元﹔輻射帶動全市800畝老口味蔬菜生產,預計全年240萬公斤老口味蔬菜陸續上市,總效益近3000萬元。另外,對傳統蔬菜品種栽培歷史、飲食文化等農業文化遺產進行挖掘和宣傳,以此推進農業與文化、科技、生態、旅游的融合。

 現在,包括北京青韭在內的老口味蔬菜有了一定規模,獲得了市民認可。(柯南雁 白文軍 孫慶亮)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