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房山“三農”發展邁入快車道

人民網12月15日電 361個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35個低收入村,1.28萬低收入戶全部脫低,集體經濟強村比重達到51%……房山區召開的兩會上,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經過五年的實踐,房山區的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在今年“十一”期間,有著“千年佛家聖地,燕郊諸山之冠”之稱的韓村河鎮聖水峪村區域周邊的聖水蓮庭精品民宿集群預定率已達到100%,當地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了更多村民在家鄉參與創業,逐漸將家鄉的綠水青山一步步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實現了村民們的增收致富。
像聖水峪村這樣成功轉型的邊遠村庄,在房山區還有很多。政府報告中指出:近年來,房山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成功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地區生態環境大幅改善,城鄉面貌更加靚麗,人居環境更加整潔,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房山區堅持以現代農業發展為抓手,加快產業提質增效,良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正式授牌,竇店、長陽獲批創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培育了一批以老田農業為代表的優質農產品基地。全面實施田長制,落實糧食安全和“菜籃子”責任制,大石窩牧原、石樓二商兩個高標准生豬養殖場建成投產,穩產保供水平不斷提升,現代農業體系初步形成。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房山區以“干干淨淨、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和和美美”為目標,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圓滿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完成265個美麗鄉村創建村和4個市級示范片區建設,其中有著“中國磨盤柿第一村”之稱的張坊大峪溝村,成為全市首個標准化“美麗鄉村”,而周口店黃山店村、大石窩王家磨村等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1年,房山區周口店西部山區8個村成功申報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成為全國40個重點支持示范區項目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示范區。
房山區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發展動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並獲國家級表彰,“村地區管”、農村宅基地和房屋建設管理辦法全面落實,集體經濟薄弱村增收工作全面啟動,為房山區鄉村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接下來,房山區將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區工作重中之重,舉全區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以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為目標,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把現代農業發展得更好、把鄉村建設得更美,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房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