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今天的孩子怎麼讀魯迅?《這樣的魯迅》作者閻晶明對談語文特級教師何杰

2021年10月18日15:27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鮑聰穎)今年是魯迅誕辰140周年,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主辦的“今天的孩子怎麼讀魯迅——《這樣的魯迅》新書對談分享活動”作為第六屆“北京十月文學月”重要少兒活動之一10月16日在十月文學院舉辦。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魯迅研究專家,《這樣的魯迅》一書作者閻晶明,北師大二附中語文特級教師,北師大基礎教育研究員何杰以對談的形式為廣大青少年奉上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對談分享活動。

作為中學語文課本的常客,“魯迅”這個名字對於中小學生來講並不陌生,現場就有小讀者拋出問題:現在讀《朝花夕拾》還有什麼價值?《少年閏土》中的閏土是真實的人物嗎?還有關於《狂人日記》,關於《孔乙己》等等問題。兩位對談嘉賓一一作答,閻晶明說:“我寫《這樣的魯迅》是想告訴大家,魯迅不僅有冷峻的、戰斗的、不寬恕的那一面,還應該看到他有很生動、很鮮活、很溫暖的一面。”閻晶明說,他書中所講的故事,是他從魯迅作品中整理出來的,也有的來自魯迅朋友、親人的回憶,還有的是魯迅家鄉人的訪談,“這些故事都是有准確來源和根據的。”

魯迅是什麼樣的?他犀利、冷峻,是文學家、革命家、思想家,是先驅、導師,語文課本中我們讀不懂他的文章。但這就是全部嗎?你真的了解魯迅嗎?《這樣的魯迅》一書作者閻晶明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魯迅。他表示,在《這樣的魯迅》一書中,講述了魯迅四個時期所經歷的故事,人物素描一般勾勒出魯迅的輪廓,希望由此為青少年讀者呈現一個清晰立體的魯迅形象。

在談及“今天的孩子是否需要讀魯迅”和“魯迅對青少年指導的意義”等問題時,何杰表示,讓學生從魯迅的作品中感受他“立人”的思想,感受他博大的愛,能夠為青少年樹立志向、成長成才鋪就良好的精神底色。閻晶明談到,從100多年前發表“救救孩子”的《狂人日記》開始,魯迅就走在了喚醒民眾的道路上。直到今天,魯迅的名字還會反復出現在課本裡、網絡、日常生活中,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成長、思考與實踐。“魯迅一生都在關心青年,把民族和國家的希望寄托於青年。青年,也是最容易接近魯迅的人群。”

然而,想要真正走進、閱讀魯迅卻並非一件易事。他的用詞、文風會讓很多現在的青少年讀者產生距離感。然而,何杰老師坦言,排除這些因素后你會發現,魯迅真的是語言大師,他不需要很多的形容詞就能非常准確地描述一件事。剛開始閱讀魯迅時,就要學會看字句,看細節描寫,而不是隻單一地記結論。何杰表示,高中的孩子在閱讀魯迅時,在作品之外,要學會了解魯迅這個人,同時借助一些名家的評論,找到和我們現實的關系。他特別提到,《這樣的魯迅》一書緊扣中學課本,對教學、對孩子們延展課內閱讀都非常有幫助。

閻晶明談到,閱讀魯迅對每一個關心中國文化,關心中國社會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現代文學史、文化史和中國歷史。而且,閱讀魯迅也是一件可以持續終生的事,中小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引下循序漸進,也可以自主延伸去閱讀,像《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這些作品集都是比較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去閱讀的。閻晶明還提醒孩子們:“閱讀魯迅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終身的事情。”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