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京津冀“非遺”劇種亮相戲曲文化周

2021年10月06日08:5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京津冀“非遺”劇種亮相戲曲文化周

  本報訊(記者 牛春梅)嶺南園、北京園、晉中園、台灣園、香港園、濟南園……這幾天走在園博園中,不僅可以看到東南西北不同地區的不同景致,還能看到來自京津冀各地的京劇、評劇、昆曲、曲劇、唐劇、絲弦、河北梆子、保定老調等不同戲曲劇種,讓觀眾領略到華北地區戲曲文化的繁榮多樣,其中不乏在北京難得一見的國家級非遺劇種。

  此次第五屆中國戲曲文化周邀請了北京、天津、河北的23家文藝院團機構參加活動,三地各個劇種的名團名劇名家匯聚在園區,你方唱罷我登場,顯得好不熱鬧。

  在四號門大戲台與陽光劇場,京津冀專業院團排演的多部紅色題材現代戲與傳統經典劇目輪番上演,唱響“風華百年頌”與“英雄今古情”。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北方昆曲劇院、北京曲劇團、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等在京院團,演出了京劇《紅燈記》《大探二》、昆曲《西廂記》、評劇《花為媒》《金沙江畔》、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曲劇《龍須溝》以及京梆雙演《紅鬃烈馬》等備受歡迎的作品。而天津市評劇院、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劇院、石家庄市京劇團、唐山市評劇院、衡水市評劇團、保定河北梆子一團等京外院團,則給觀眾帶來評劇《相期吾少年》《劉胡蘭》、河北梆子《歌唱祖國》《寶蓮燈》以及京劇《挂雲山》等精彩劇目,在園博園以戲會友。

  喜歡老味道的戲迷們此次則將目光聚焦在晉中園古色古香的老戲樓,活動期間,晉中園搭起“非遺老戲台”,上演國家級非遺劇種石家庄絲弦、保定老調以及唐山特有的唐劇等在北京並不多見的劇種,與北京院團的表演交錯呈現。

  石家庄絲弦又名弦腔、弦索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劇種之一,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月1日,他們帶來精心選取的9段折子戲。《空印盒》《小宴》《調寇》《鍘太師》《白水灘》等屬於常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文王訪賢》將三板唱腔與劇情完美結合,《小二姐做夢》一人分飾六個角色非常罕見,《趕女婿》堪稱絲弦老生戲典范,《大唐魏徵》則是以歷史事件為基礎的新編劇。石家庄絲弦劇團團長劉如奪表示,第一次參加中國戲曲文化周大家感覺非常好,“晉中園古色古香的戲台和國家級非遺石家庄絲弦非常契合,北京的文化氛圍很好,觀眾素質高,園子雖然不大但每次觀眾都很多,有些觀眾沒有座位就站著看滿全場,演出結束還不肯走,找俺們了解石家庄絲弦。”可惜的是,這次演出時間太緊,劉如奪沒有時間細心逛逛戲曲文化周,他希望下次還能來,能多看看其他同行的演出。

  10月3日,園博園裡下著雨,對於露天演出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可是讓保定市老調劇團團長劉金萍沒想到的是,現場依然有很多觀眾,還有一些年輕觀眾是專門趕來看他們演出的。這讓已經有近二十年沒有在北京演出過的老調劇團的演職人員心裡熱乎乎的。

  “保定有寶,老調不老”。保定老調是河北省第二大劇種,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為很久沒有在北京演出過,這次進京大家就想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精挑細選了《潘楊訟》與《忠烈千秋》兩部經典之作中的重要場次。“我們是第一次參加戲曲文化周的活動,本來還擔心觀眾沒聽過保定老調會冷場,沒想到每次演出到高潮時,觀眾都會適時叫好,讓大家很受鼓舞,唱起來更有勁兒了。”劉金萍說,他們帶來的都是大戲,晉中園的舞台雖然有點小,但是觀眾的熱情讓他們看到了更大的舞台,“戲曲文化周的邀請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幾場演出,更是一次推廣保定老調的機會。我們第一場演出還沒結束的時候,就有河北老鄉來到后台,邀請我們疫情結束后去他的家鄉演出。”讓劉金萍遺憾的是,此次沒有時間跟北京同行有更多的交流,“希望下次還能再參加戲曲文化周,把保定老調的完整大戲帶給北京觀眾,讓更多的人認識保定老調。”

  “戲曲文化周就是一個戲曲大觀園,讓我們這些戲曲愛好者每年的十一長假成為最過癮的節日。”一位已經連續多年在戲曲文化周趕場的年輕戲迷說,希望明年能夠看到更多更好的演出。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