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北京:老樓裝電梯破解新難題 天井裡量身定制電梯

2021年07月09日09:06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天井裡量身定制電梯

吊車將鋼結構井道吊上樓頂。

工人在天井口施工。

居民高興地乘坐電梯。

編者按

四年前北京的夏天,東城區和平裡一區4號樓4單元加裝的室外電梯正式投入使用,它成為北京首個檢測合格、並取得使用許可的老舊小區增設電梯試點。自此,北京開啟了老樓加裝電梯的“加速度”。從2018年開始,連續四年,老樓加裝電梯工作都被列為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完工數量逐年上升,截至今年5月底,1962部新電梯已惠及數以萬計的居民出行。

“寧建十座新,不改一座舊”,加裝電梯從來不是件容易事。但在利好政策的春風下,基層協調大量工作,居民體諒守望相助,難啃的“骨頭”一一被攻克。今起,本欄目推出“老樓裝電梯 破解新難題”系列報道,持續關注老樓加裝電梯中的好經驗好做法。

“我們最發愁的就是爬樓。”通州區西大街87號院3單元的居民多數是老年人。原本打算加裝電梯,但樓體不具備安裝外挂電梯的條件。通州區住建委聯合相關部門和電梯公司特事特辦,想方設法,在天井內為居民們量身定制了一部專屬電梯。

願望

居民申請材料3天就交齊了

7月6日,記者來到通州區西大街87號院。該小區隻有一棟6層居民樓,樓南側臨街,北側是一個不足2米寬的過道,家住3單元頂層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別的電梯大多加裝在外頭,我們的電梯在樓裡。”記者發現,這個電梯十分小巧,門隻有1米寬,空間雖然不大,但三五人同乘或停放輪椅不成問題。

“電梯平層入戶,太方便了。我今年已經76歲了,爬樓跟爬山似的,中途得歇好幾次。”張先生說,他平時喜歡邀請親戚朋友到家裡做客,可大家都覺得爬樓不方便,串門走動少了。“電梯安好了,我別提多高興,打電話把親戚朋友叫來,熱熱鬧鬧吃了一頓飯。”

3單元共12戶居民,其中七八戶都有70歲以上的老人。何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訴記者,幾年前自己傷了腰,需要扶著扶手慢慢上下台階。這讓何女士意識到:“樓裡這麼多老鄰居,爬樓不方便的肯定不止我一個。”2018年,看到對面小區加裝了電梯,她心裡別提多羨慕。於是,她向屬地中倉社區咨詢相關政策,成為該單元安裝電梯的發起人,並在社區幫助下,與樓裡其他居民進行溝通,准備相關材料。

2019年3月,何女士向樓裡的鄰居們表達了安裝電梯的想法,沒想到大家一拍即合,12戶居民全部表示同意。“說實話,我一開始擔心一樓不太願意,結果一商量,一樓的鄰居也很配合。”何女士說,她隻花了3天時間就收齊了大家的相關材料,交給了屬地街道。

困難

外挂電梯沒有安裝空間

通州區住建委收到申請后,第一時間進行了審核,並印發了確認通知。據介紹,通州區每年定期到社區內進行老樓加裝電梯的宣傳工作,對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解釋和指導,2018年通州區啟動第一處老樓加裝電梯試點,到今年6月,全區已有98個單元確認進行電梯安裝,其中33部電梯已安裝完畢投入運行,22部正在施工。每一部電梯市級財政補貼為64萬元,通州區還會額外補貼6萬元。

“但是與此前相比,這次西大街87號院的電梯安裝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情況下,老樓加裝電梯,是在單元門正前方3米左右的地方加裝外挂式電梯,樓體外側至少要有3.7米的空間。初次到現場勘查后,電梯公司相關負責人蔡長平連連搖頭:“這可難辦了。”原來這棟居民樓南側是道路,北側的過道卻不到2米寬,根本沒有安裝空間,這樣一來,普通的安裝方式難以實現。

對此,區住建委表示,再想想辦法。此后一段時間,區住建委、屬地街道、社區、電梯公司以及居民代表多次進行協商。最后,居民的一個想法讓大家眼前一亮:既然樓外安不了,能不能想辦法在樓內安?樓內有一個用於通風排煙的天井,可以改為電梯井道。

定制

根據天井尺寸設計電梯

想想簡單,可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因小區年限較長,物業已無法提供該樓原始的建筑結構圖紙,因此,技術人員需要在設計前期對該樓進行反復勘探。居民家有一扇朝向天井的窗戶,因此電梯公司的技術人員要到居民家中測量天井相關數據。何女士說:“電梯公司的人跟我說:‘阿姨,我們得麻煩您幾回,到您家測量’,我就說:‘隨時來,來多少趟都行!你們費這麼大力氣幫我們,我怎麼能嫌麻煩?’”

測量發現,天井的空間有限,一般的電梯根本放不下,於是,在與電梯廠家進行多次溝通后,電梯公司最終為天井量身定制了一款尺寸合適的電梯。

“電梯轎廂的尺寸有一定的技術標准,不能太小,而且過於狹小也會影響乘坐體驗。”蔡長平說。如何在有限的空間盡可能地為轎廂拓展空間?技術人員絞盡腦汁,可謂“毫厘必爭”。“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一般電梯門上方是一個直角,門打開時,地坎會有一條3厘米左右的縫隙,但為了擴展空間,我們把電梯門上方設計為向外擴展的斜角,這樣一來,相當於把電梯門向外移了一至二厘米,地坎縫隙變得非常小,這叫做‘微縫隙地坎’,不僅適當擴大了轎廂空間,還可以防止細高跟鞋或兒童的腳卡入縫隙內,也方便了輪椅進出。”

施工

難度比外挂式大數倍

然而更難的還在后面。蔡長平坦言,單從施工難度上講,在天井內安裝電梯,比安裝外挂式電梯的難度增加了三五倍。

“首先是電梯井內管道的改造。”據蔡長平介紹,天井內原本有居民的廚房排煙和樓頂排水管道。為了留出足夠的空間安裝電梯,需要先改變原有煙道位置,部分居民家因排煙管的位置改變,導致油煙機、櫥櫃等需要拆除。為了減小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工人第一時間進行了重新安裝。其次,排水管道要遷至樓體外側重新安裝,最后樓頂的雨水口、防水等也都需要重新做。“而且電梯井必須是密閉空間,所以在安裝電梯前,所有居民家朝向天井的窗戶也都進行了封堵。”

“電梯安裝過程也克服了種種困難。”蔡長平說,第一步要在天井內放入鋼結構井道,但樓北側的過道過於狹窄,材料無法運進來。施工方案原計劃將吊車臨時架在樓南側的道路上,將井道的鋼結構從樓頂的天井口一點點放下去。“但南側道路不寬,架著吊車容易阻塞交通。”在社區和街道的溝通協調下,電梯公司最終借用了與西大街87號院僅一牆之隔的一家公司的院子,將吊車停到院子裡,再隔著牆,把設備吊到電梯井。

“樓前過道窄,設備運不進來,同樣的,施工產生的渣土也沒法用車拉出去。”蔡長平說,這條60米長的過道,最終靠著人力,一袋一袋將渣土全部扛了出去。“不論從電梯設計還是施工過程,難度都比我們以前接觸過的項目大得多,但所有困難我們都克服了,而且隻用了7個月就完工。”

“電梯是什麼時候開始施工的?”記者問。沒等蔡長平反應過來,何女士已經搶答:“2020年10月28日開工,2021年5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差一天7個月。”何女士說,安裝電梯對大家而言是件大喜事,時間自然也就記得一清二楚。

記者發現,樓裡有一戶居民正在裝修,一問才知,他原本打算搬家,但看到電梯安上了,也就不想走了,索性把家裡重新裝修一番。何女士高興地對記者說,她也有把家裡重新布置一番的打算。“住了30多年,有感情了,現在有電梯方便了,我啊,就在這兒養老了!”實習記者 鹿藝佳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