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之下踩高蹺 戲樓燈籠耍得歡 五顏六色光閃閃 獨特價值蘊味深

關注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戲樓燈籠"玩家"的非遺傳承之路

2021年06月12日08: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戲樓燈籠“玩家”的非遺傳承之路

  夜場表演中的戲樓燈籠

  ▲延慶區西五裡營村的清代戲樓系區級文保單位

  ▲一位參賽者正在進行抖空竹展示

  今天是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發布的非遺活動主題是“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在北京市延慶區,有一種以戲樓、亭台、樓閣等為模型的燈籠——戲樓燈籠,它所蘊含的風土人情,恰恰與非遺主題不謀而合。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戲樓早已淡出百姓生活,但在延慶鄉間,卻常見手握戲樓燈籠的民間舞者活躍在高蹺表演中。今年6月10日,延慶區永寧鎮西關村村民時金亮獲評“戲樓燈籠非遺傳承人”,把戲樓燈籠這一“鄉土明星”再一次帶到了大眾面前。

  鄉村高蹺表演

  戲樓燈籠成“夜場道具”

  6月4日,星期五,時金亮載著6盞戲樓燈籠,驅車前往延慶鎮新白廟村,參加一場民間組織的高蹺會。隨著天色暗淡,演員們開始綁高蹺、換戲服,時金亮將戲樓燈籠放在私家車車頂,依次打開電源開關,色彩夸張的牆壁、金光熠熠的梁柱,舞台、帷幕、飛檐一應俱全,引來不少村民圍觀。“隻要看見戲樓燈籠,便是我們西關高蹺來了。”因為與眾不同,每每說起西關高蹺,時金亮都難掩內心的自豪感。

  鏗鏘的鑼鼓、舞蹈的戲人,高蹺落地時發出的清脆撞擊聲回蕩在廣場上,一副“公子”扮相的時金亮,握著戲樓燈籠手舞足蹈、神採奕奕,和秀才、老翁、媒婆等滑稽角色往來逗舞、眉眼傳情。北青報記者注意到,50多人的表演隊伍中,有10多人手舞戲樓燈籠,燈籠樣式以古戲樓為主,還伴有閣樓和城樓造型。在夜幕下,戲樓燈籠散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喜慶奪目。

  時金亮告訴北青報記者,延慶高蹺底蘊深厚,過去村村玩高蹺,但隨著時代變遷,耍高蹺的人越來越少,好在“微信群”的出現,把延慶各地的高蹺愛好者聚在一起,僅他加入的高蹺群就有5個。大家除了自發組織表演,有的飯店開業還會邀請他們,一場“商演”下來,團隊能收入一兩千元甚至三五千元。但大家伙聚在一起,主要目的還是滿足戲癮,別的則無關緊要。

  戲樓燈籠為高蹺表演錦上添花,更讓西關高蹺獨樹一幟。時金亮祖居的永寧鎮西關村,仍保留著70多人的高蹺隊,隊員從17歲到70多歲不等,47歲的時金亮系中堅力量,他的父母、弟弟、妹妹、兒子也都會踩高蹺。幾乎每個周末,西關高蹺都會在永寧城玉皇閣下豪放開演,濃郁的鄉土氛圍,遠超延慶其他地區。

  能扎出戲樓燈籠

  卻沒見過真正的戲樓

  能夠成為非遺傳承人,除了會踩高蹺,還得會手藝。延慶高蹺表演中的戲樓燈籠,大部分出自時金亮之手。在時金亮家中,各式戲樓、亭台、樓閣燈籠擺滿桌面,色彩濃艷夸張,鄉土氣息濃厚。卷棚頂、歇山頂、勾連搭、四柱三間…… 戲樓燈籠雖不比仿真模型,卻也做到了形神兼備,構建得頗有法度。而時金亮坦言,他從未見過真正的古戲樓,也沒有圖紙可以參考,這些都是老輩人傳下來的造型。

  戲樓燈籠所需材料並不復雜。包括高粱稈、折元寶用的金粉紙、五顏六色的綢布、三合板底托、LED燈。工具有剪刀、台鉗、老虎鉗、烙鐵、錐子、銼刀、卷尺、乳膠等。制作起來先將高粱稈纏上金粉紙,扎出方形框架,貼上彩色綢布,做出戲樓牆壁,待四壁拼合起來,再扣上做好的屋頂,LED燈安裝在底托上,底托最后與戲樓粘合,一盞燈籠就此完成。

  燈籠越做越多豈不成了擺設?時金亮透露,高蹺群裡常有人找他買戲樓燈籠,根據燈籠的復雜程度,從240元、260元到300元不等,這些年陸續賣出百八十盞。但這並非時金亮的主業,他的本職工作是出租車駕駛員。制作戲樓燈籠的材料成本並不高。時金亮介紹,高粱稈長在自家農田,綢布是從做戲服的朋友那裡尋的下腳料,最貴的LED燈不過10多元錢,而燈籠賣到兩三百元,主要是工時費——做一盞戲樓燈籠需要3天,復雜的需要5天。就這樣連玩、帶做、帶賣,雖然沒法指望這個養家致富,但有這麼多人喜歡,也讓時金亮頗有成就感,同時督促他別荒廢了手藝。

  過去戲樓燈籠色彩單調

  還容易引火燒身

  戲樓燈籠起源於何時?是由何人創立?並無確切考據。時金亮的父親時清書今年71歲,是土生土長的永寧西關人。在老人家的記憶裡,西關村有耍戲樓燈籠的傳統,老人的父輩就會踩高蹺、耍戲樓燈籠。永寧城裡過去有古戲樓,時清書還在戲樓前觀看過河北梆子。他認為,古戲樓是戲樓燈籠的原型,遺憾的是沒能留存下來。

  北青報記者查閱《北京文史資料精選》發現,明清兩代至1945年,永寧城有布局嚴謹的廟宇40余處,其中古戲樓兩座,一座建在泰山廟,一座建在城隍廟,戲樓戲台磨磚對縫,建筑彩畫富麗堂皇,但現已無存。此外,永寧歌舞品種豐富,有高蹺會、龍燈會、跑龍船等等。

  在時金亮的兒時記憶中,外公杜世貴是西關村的瓦匠,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前夕,外公便坐在炕頭上扎戲樓燈籠,他在一旁幫忙打雜,手藝就這樣傳承下來。街坊四鄰辦喜事,還經常將外公請去扎燈籠。時金亮判斷,戲樓燈籠的歷史能有上百年。

  在漫長的歲月中,戲樓燈籠並非一成不變,經過一次次的改良和創新,才演變成今天的模樣。時金亮告訴北青報記者,上世紀70年代的戲樓燈籠,外表糊白色窗戶紙,點蠟燭照明,不僅色彩單調,還時常發生火情﹔到了80年代,商店裡出現彩色皺紋紙,很快被他們利用上,戲樓燈籠從此有了顏色﹔2010年以后,市場上出現LED燈,使用多年的蠟燭從此被取代,演出時再不用擔心引火燒身,而皺紋紙也換成了結實耐用的綢布。但讓時金亮頗為遺憾的是,前兩年收拾房子,翻出外公用窗紙糊的戲樓燈籠,卻沒能保存下來。

  傳承好非遺項目

  需要從中發現快樂

  6月10日,延慶區發布非遺項目第一批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在延慶博物館,延慶區文旅局領導為來自文學、曲藝、民俗、舞蹈、傳統技藝等領域的31位非遺傳承人頒發証書。時金亮憑借“永寧西關戲樓燈籠制作技藝”獲此殊榮。北青報記者從延慶區文物管理所了解到,隨著非遺項目以及傳承人的確立,他們除了要為其搭建展示交流平台,還會逐步建立健全非遺項目的歷史檔案。

  “每個人都可為自己尋找一個快樂的理由。”時金亮認為,戲樓燈籠的文化生命力,源於能為群眾帶來幸福感,他很享受這個制造快樂的過程。而在非遺傳承層面,戲樓燈籠從未給時金亮帶來壓力和苦惱,反倒是點亮了他的非遺之路。

  2018年,時金亮攜戲樓燈籠參加延慶區手工藝品創新大賽,獲得優秀獎,並獲得3000元獎金﹔2019年,延慶區巧娘園藝手工藝品大賽,戲樓燈籠獲得銀巧獎,獎金2000元﹔2020年,延慶區文旅局確定西關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永寧西關戲樓燈籠制作技藝”的保護單位﹔2021年,時金亮被確立為“永寧西關戲樓燈籠制作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讓時金亮欣慰的是,隨著戲樓燈籠知名度的提高,永寧當地的幼兒園老師開始教孩子們採高蹺,並借走4盞燈籠,向孩子們講述戲樓燈籠的故事。

  媒體關注也起到推動作用。因制作戲樓燈籠,時金亮還接受了央視的採訪。公司同事得知他會踩高蹺、做燈籠,對他刮目相看,很多人從此尊稱他為“時師傅”。時金亮的一位老乘客是大學教授,還建議他和婚慶公司挂鉤,利用戲樓燈籠創造更大經濟效益。

  對話

  傳統戲樓已成往事 戲樓燈籠價值獨特

  對話人:《北京古戲樓》一書作者、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秘書長梁欣立

  北青報:西關高蹺表演中的燈籠道具,為何會是戲樓造型?

  梁欣立:古戲樓、古戲台,最早用於祭祀和祈神活動。隨著時代變遷,戲曲表演成為戲樓的主角,上至皇宮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以觀戲為精神享受。時至上世紀50-70年代,表演革命樣板戲、村裡公布大事小情,大多還在利用古戲樓。因此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戲樓都是鄉村重要的聚集地和公共建筑。時金亮師傅祖居的西關村,因地處永寧城西門外而得名,明清兩代的永寧城寺廟繁多,其中不乏古戲樓。因而推斷,戲樓燈籠很可能脫胎於永寧地區的古戲樓,其中蘊含著當地百姓對鄉土文化的精神寄托。

  北青報:北京的古戲樓現存多少座?

  梁欣立:北京的古戲樓在歷史上有過幾百座,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是北京戲曲發展的興盛期,縱貫古今的劇情故事都依托戲樓演繹。但隨著電影、電視的出現和普及,民眾娛樂方式的多樣化,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導致很多戲樓荒廢,改變原功能,甚至被拆除。通過實地調查,北京古戲樓現存60余座,基本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延慶區保存有10座,是北京的戲樓大區。遺憾的是,永寧古城的戲樓未能幸存,因此時金亮從未見過古戲樓,也就不足為奇。

  北青報:在非遺領域,戲樓燈籠具有怎樣的突出價值?

  梁欣立:作為區級非遺,戲樓燈籠的保護級別雖不高,但真實性和獨特性非常突出。首先,時金亮制作戲樓燈籠的動力,完全是出於真心實意的喜愛,並無經濟壓力和傳承壓力,他在自得其樂、享受其中的同時,還能為更多人創造幸福感﹔其次,高蹺表演因戲樓燈籠而錦上添花,這是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冥冥之中蘊藏著文化傳承的儀式感,這在北京眾多非遺項目中獨樹一幟。值得思考的是,時金亮的戲樓燈籠技藝,源自祖輩傳承、生生不息,間接印証了傳統戲曲在永寧地區深遠的文化影響力。 本組文並攝/本報記者 崔毅飛

  遺產日活動掃描

  北京市腐乳科普館

  留學生“叫賣”臭豆腐

  王致和的臭豆腐、醬豆腐是中華民族傳統調味食品。當留學生遇到王致和,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昨日上午,40名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兩所學校的留學生來到位於海澱區阜石路的北京市腐乳科普館,體驗磨豆、搓毛等王致和腐乳制作的技藝,“零距離”感受中國傳統的非遺技藝。

  留學生們從科普館大廳的銅版畫開始,逐步了解了王致和的歷史。“臭豆腐醬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一個熟悉的叫賣聲吸引了留學生們的注意,京城叫賣大王臧泉江身著傳統服裝,仿佛讓大家“穿越”回了多年前的老北京。留學生們不僅現場模仿起“專業”的叫賣聲,有的還用自己國家的語言“翻譯”了出來,現場歡笑聲不斷。

  在科普館地下一層體驗區,留學生們觀看了國家級非遺王致和腐乳釀造技藝展示。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尼日爾籍學生杜墨來中國學習已經7年,在嘗試了磨豆環節之后,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尼日爾也會用類似的工具磨制玉米等谷物。“今天能動手嘗試感到很親切,能近距離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感到很高興”。隨后,在王致和廚師的帶領下,留學生們還紛紛用王致和紅腐乳、臭豆腐和蜜豆作為食材原料,做成了臭豆腐雞蛋餡、紅腐乳蜜豆餡、臭豆腐餡的粽子,徹底感受了臭豆腐為什麼被稱作“聞著臭吃著香”。文/本報記者 劉婧

  西城區廣內街道

  空竹高手“抖”起來

  昨日,“傳承非遺文化 共享美好生活”——中國北京廣內空竹文化節暨第十二屆中國廣內杯空竹邀請賽系列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舉行。活動圍繞“傳承非遺文化,共享美好生活”主題,除主會場廣內街道“廣藝+”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外,還在報國寺和廣寧公園設置了兩處分會場,將舉辦三大主題活動。

  當日下午,在報國寺內,參加此次空竹邀請賽的參賽者們齊聚一堂,以空竹會友。本屆邀請賽回歸經典賽制,設置了空竹球和單雙輪兩個大項。邀請賽新增網絡圖文直播形式,實時傳遞比賽最新戰況。

  本次空竹文化節還在分會場廣寧公園組織開設了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非遺集市嘉年華,這裡不僅有空竹達人秀表演、講空竹故事、台灣抖空竹視頻展演等內容,市民還能近距離感受團扇、折扇、毛猴、糖畫、面人兒、舞獅等至少10類傳統非遺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天的嘉年華活動中,參與居民們還一起觀看了全國各地空竹達人們的精彩表演。

  據了解,在本次文化節前,主辦方向全國各地的空竹愛好者發出了邀請,開展了達人招募活動。最終入園的26個節目中,有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的空竹表演,有融合了其他非遺項目的空竹表演,還有最小的一名6歲萌娃的抖空竹表演,更有身殘志堅的殘疾人抖空竹。他們用嫻熟的技巧、優美的動作、多彩的變化、創新的組合,把祖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抖空竹項目以一種新穎的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文/本報記者 解麗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