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英語試題設計接近生活語言使用 增強開放性和靈活性

所用素材均來自外文期刊

2021年06月09日08: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高考英語試題設計接近生活語言使用

  在北京十八中考點門口,一位考生與媽媽共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英語作文題一點都不難,跟我們模擬考試考題難度相比基本一致。”昨天下午,2021年北京高考英語科目散場后,在北京十八中考點門口,多位考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今年的英語考題並不難。

  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特級教師竇颯分析,今年高考英語試題增強了開放性和靈活性,深化情境設計,穩中求變,變中求穩,在考查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的過程中,強調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北京教育考試院相關專家表示,今年試卷中所用素材均來自外文期刊。同時,試題設計依托情景和任務,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

  引導考生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

  看待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高考英語試題進一步強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在完形填空一文中,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一次難忘的回鄉之旅。故事讓人感受到了友善的力量。閱讀B篇講述了作者參加一次志願活動前后的心路歷程。故事旨在引導考生要積極弘揚志願者精神,樂於助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閱讀C篇一文中旨在引導考生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看待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人類隻有一個地球,隻有居安思危,行動起來,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化解全球性危機給人類文明所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閱讀D篇介紹了一種特殊的記錄時間方式。此類計時理念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有助於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和價值。

  閱讀還原一文介紹了音樂對於健康的益處,旨在幫助考生認識到美育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努力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閱讀表達一文主要說明了“論辯”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於健康的益處。文章旨在引導考生認識到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勇於正視問題,通過平和的溝通化解矛盾,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進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試題考查考生核心素養

  在情境中考查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

  “今年高考英語(北京卷)還聚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指導下,試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全面理解和融會貫通,以及運用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進行閱讀理解、應用寫作、語言表達和批判性思維,聚焦語篇理解、文本建構以及得體表達等核心能力。”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特級教師竇颯分析道。

  例如,完形填空注重考查在上下文中運用詞匯的能力﹔語法填空以語篇為載體考查語法知識﹔閱讀理解考查在完成閱讀任務過程中所應具備的語言理解能力,包括理解作者的態度意圖、深層推斷、概括主旨等高階思維能力﹔閱讀表達第42題和43題具有批判性和開放性﹔應用文寫作注重在真實的任務和情景中考查語言表達能力。

  同時,考題以情境為載體,依托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創設了學習情境、生活情境、社會情境和學術情境,語言地道,在突顯時代感的情境中考查學生理解和表達意義、情感、觀點的能力。同時,試題突出語用,考查學生在真實場景中使用語言與交際對象進行交流的能力,實現在情境中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核心要求。

  試題設計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

  所用素材均來自外文期刊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提到,高考英語試題在命制過程中以科學的測試理論為指導,遵循語言測試的基本原理,系統設計、體現了語言測試的基本屬性。試題在全面考查核心素養的前提下,著力考查考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試題在選材上把語言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情況作為一個重要質量控制指標,試卷中所用素材均來自外文期刊,語言地道,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同時,試題設計依托情景和任務,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

  試題還注重公平性。試題選材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所處社會環境,面向全體考生,內容貼近考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注重公平,無性別差異,無城鄉差異,並充分考慮到了考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杜絕偏、怪、專話題。專家還表示,試題兼顧基礎性和選拔性,重視和強調適當的區分度,反映優秀考生的學習潛能。此外,試題具備較好的信度和效度,確保實現考查目的,考試結果准確反映考生的實際水平。

  另據介紹,英語試題還注重發揮評價對教學的導向作用,在命題中強化應用導向,引導學生能用英語,會用英語,積極引導和反撥教學,促進學以致用,實現教考良性互動。

  看點

  英語作文考道歉信

  “李華”再度現身

  今年北京高考英語作文內容是寫一封“道歉信”。作文題目以虛擬人物“紅星中學高三學生李華”為主角,假設其和英國好友Jim原定本周末一起外出,但因故不能赴約。請“李華”用英文給Jim寫一封電子郵件,內容包括表達歉意並說明原因及提出建議並給出理由。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高級教師鐘淑梅分析,應用文寫作是一封道歉信,創設了接近現實生活的交際語境,考生需要明確交際場合、交際對象及其之間的關系,努力創設交際語境合理表達歉意並提出建議。試題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的得體性,增強交際能力,體現語用意識,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曾多年在高考英語作文題中出現的虛擬人物“紅星中學學生李華”再次出現,也勾起了不少網友的回憶:“李華又回來了!多熟悉的名字啊”“曾經也替李華寫了N封信”……

  本組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攝影/本報記者 柴程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