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什麼樣?制冰用水比飲用水標准還高

2021年04月07日08: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從測試看未來 北京冬奧會什麼樣?

  國際速滑館冰絲帶測試賽訓練首日

  瞰冬奧

  距離2022北京冬奧會還有300天左右的時間,北京賽區的各大場館准備好了嗎?未來的冬奧會將是什麼樣?嚴格的防疫要求是否會沖淡體育賽事帶來的喜悅?這些問題唯有通過一次次測試解答。

  從4月1日至6日,“相約北京”冰上項目測試活動,已經在北京五所冬奧場館演練了六天。其間幾大場館的冰面、硬件、場館團隊,以及助力比賽運行的高科技項目,在各種壓力下進行了真實測試。測試活動讓運動員見了冰,項目團隊見了真實的賽場,觀眾見識了高科技的魔力。從測試看未來,才會對冬奧會有更多期待。

  為冬奧練“冰”:制冰用水比飲用水標准還高

  幾天來,北京冬奧賽區的五大場館,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五棵鬆體育中心、冰立方和冰絲帶速滑館,接受了“相約北京”冰上測試活動的檢驗。“那裡的冰怎麼樣?”是五大場館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在國家體育館,場館常務主任雷鳴介紹,制冰工作邀請了頂級制冰師多恩·莫法特,並從齊齊哈爾選調了15名國內制冰師輔助。多恩有過三屆冬奧會的制冰經驗。

  為了幫助國家體育館制冰,多恩兩次來華,參與制冰、混凝土降溫、刷漆、清冰等全過程,還在包括駕駛清冰車、板牆維護等全部環節,對國內制冰團隊進行了培訓。

  冬奧團隊制作的冰面不同凡響。清華大學冰球隊隊長萬皓元說,他在訓練和比賽中一滑行,就覺得國家體育館的冰面非常好。“從平整度到細膩程度,都特別好。運球時,在場地裡各個角度都非常的平,舒服。這應該是我們參加所有的比賽中,滑行過的最好的冰。”萬皓元說。

  在首都體育館,場館團隊負責人蘭立說,如今的首體凍出來的冰,不僅平整細膩,還不起霧。他介紹,首體是用全新的技術造冰。制冷技術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能效提升20%以上﹔除濕熱循環同步完成。

  蘭立介紹,首體承接2014年世界冰壺男子錦標賽時,險些“現了眼”。“原來我們申辦的時候信心滿滿,但是制冰師來的時候發現,老館的設備落后,除濕功能不夠。濕度一大,冰面容易起霧,達不到比賽要求。后來臨時加了除濕設施,才完成了比賽。”蘭立說,“現在首體的制冰技術,能保証冰表面溫差不超過0.5℃,制冰過程產生的廢熱用於除濕、冰面維護、場館生活熱水,什麼都不浪費。”

  為了確保凍出的冰面不損失,各個場館也使出不同的招數。如今變身為“冰立方”的國家游泳中心,曾經以膜結構透亮屋頂,成為2008夏季奧運會時最漂亮的場館,但現在冰立方比賽大廳上方的屋頂已看不到天空。

  據介紹,因為冰壺對冰面有著極高要求,而陽光直射會影響冰面的質量和效果。為此場館對膜結構屋頂進行了遮黑處理,在藍色膜結構下覆蓋PVC膜,給水立方罩上了一層可拆卸“外殼”。

  冰立方精心打造的冰面,在測試活動期間得到運動員的認可。幾天來“冰立方”進行了三輪12場冰壺比賽。北京市混雙二隊隊員喬勃棕表示,“冰立方”的冰面真的很好。“絕對是世界級水平,而且很平穩,在上面比賽的感覺很好。這次測試活動都是按照奧運會標准進行的,很開心有機會體會這麼高水准的硬件和服務,感受到了冬奧會的氛圍。”喬勃棕說。

  能造成這麼舒服的冰,冬奧場館各自在制冰的水上做了文章。國家體育館場館媒體副主任潘忠明介紹,國家體育館場館的制冰機組設備是按照最高的標准來進行部署,制冰用水也都經過了層層的過濾。“可以說,制冰用水不但達到飲用水的標准,甚至比飲用水的標准還要高。”潘忠明介紹,制冰過程中該走的步驟,一步也不能省。“比如要制冰,先要給底下混凝土層降溫。不但要保証一定的溫度,而且降溫的時間也有要求,否則就容易開裂。”

  為冬奧“練人”:中外“老兵”將奧運經驗傳給新人

  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測試活動期間,見到了不少參與過2008北京奧運會的中外“老兵”,他們也將奧運經驗傳遞給一代新人。這些新人能否通過一次次測試成長,成熟,是冬奧會順利舉辦的關鍵因素。

  制冰時間比上次提前了3天

  北京五大冬奧場館,清一色啟用來自國外的制冰師擔任場館主制冰師。比如國家體育館邀請了服務三屆冬奧會的多恩·莫法特﹔冰絲帶國家速滑館聘請參與過5屆冬奧會速滑的加拿大人馬克。他們的團隊裡,則是清一色的中國徒弟。

  跟隨馬克學習制冰的,是專門培養的大學生制冰人才。他們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制冰人才訂單班。2019年,“冰絲帶”和“冰立方”共同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合作,開辦“雙冰場館”制冰人才訂單班,為國內冰上運動項目“冰務團隊”培養、儲備人才。這次測試活動,班裡22名學生來到“冰絲帶”進行制冰實習,10人去“冰立方”參與工作。

  國家速滑館團隊負責人武曉南說,他看到的,是年輕一代對冬奧會的熱情:“場館制冰涉及大量工作,有些任務對不滿20歲的學生來說是很辛苦。同時,這群孩子通過與國內制冰師和國際頂級制冰師交流學習,自己也有非常好的提升。”武曉南介紹,“本次制冰工作,中外方團隊合作更加默契,制成的賽道更加潔白、干淨。經此一役,團隊對測試活動乃至冬奧會的制冰更有信心。”

  說到制冰速度時,武曉南提到了一個細節。“制冰師馬克有個習慣,制冰之前都會蓄須,制冰完成后會把胡子刮掉。但當我前天見到他時,發現他已經比計劃早幾天把胡子刮了。也就是說,此次制冰的時間比上次的14天提前了3天。”

  這也是所有北京冬奧冰上場館都在做的,將工作流程細致到一天,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

  測試活動的記錄精確到秒

  國家體育館的潘忠明介紹,此次測試活動對標奧運水平,場館每一個細節記錄精確到秒。“我們首先按照國際冰聯的有關規則,對每一個細節和每一個具體的步驟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有桌面推演,也有實際模擬,盡可能模擬出高水平的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景,針對這些情景做成應對方案,記錄下來制成腳本,所有的記錄都是精確到秒,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的培訓都是有針對性的。”

  不同的場館根據承接項目的不同,面對不同的壓力。五棵鬆中心的壓力,是確保在比賽時間准時開球。“距離開賽一個半小時,我們場館團隊就要啟動90分鐘倒計時,”五棵鬆中心團隊負責人陳雙表示,團隊參考高水平冰球比賽的流程,為五棵鬆做了倒計時方案的測試。

  “我們會從開賽前90分鐘,一直到開賽那一刻,做90分鐘倒計時,我們從體育展示,賽時,到頒獎環節。還有物流等等各個業務口全部打通,撰寫了這個具體到每一秒的倒計時的腳本。”陳雙表示,幾天來她們通過測試賽,對這套腳本進行演練,“我們按照這個腳本,在前期也是進行了多次的演練,來確保我們可以在既定的比賽時間准時開球。能一秒不差,這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流程。”

  首都體育館面對的壓力,來自兩個最熱門的冬奧項目,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奧運比賽將在首都體育館的同一塊冰面舉行,冰面轉換時間隻有兩個小時。

  兼任首體場地轉換項目負責人,也是測試賽裁判長的申鸰介紹,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在冰面厚度、制冰溫度、保護墊厚度、裁判席位、攝影機位、景觀方面完全不同,都需要進行場地轉換。

  此前,首體進行了兩次預演。第一次,光換防護墊環節,用了40多分鐘。“之后我們進行了一個協調會,借鑒了平昌和索契冬奧會的比賽,轉換的視頻,讓各個部門明白自己的職責,明白應該怎麼轉換。”申鸰說。第二次,換墊時間縮短到27-28分鐘。

  為冬奧“練技”: 建立基於5G的轉播高科技

  舉辦一屆成功的冬奧會需要什麼?需要建立基於5G的轉播高科技,還需要針對運動員、觀眾,乃至媒體等各種人群需求的理解和服務技能。這些“技”,是每一屆成功的冬奧會都需要的。

  在“冰立方”,場館運行團隊的媒體服務部門,顯然非常了解媒體的需求。根據防疫帶來的社交距離要求,在測試賽期間,冰立方的混採區,要求記者與運動員必須有2米的隔離距離。

  讓媒體感動的是,冰立方的新聞團隊,了解媒體的需求,是清晰收錄到運動員的聲音和畫面。盡管2米的隔離區讓媒體設備架設遇到麻煩,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向電視媒體伸出援手,幫助為媒體遞話筒、調試燈光。在混合採訪區採訪時,工作人員主動幫助記者招呼路過的運動員,還提醒大家注意保持社交距離和秩序。

  黑科技“利器”用於防疫

  嚴格的防疫要求,似乎給場館運行團隊提出了過高的要求。比如,在人員往來穿梭不停的體育館中,要求團隊在一瞬間找到那個體溫異常的人。在北京五棵鬆體育中心,就有這樣的黑科技。

  4月3日,五棵鬆運營團隊在1000多名工作人員中,准確甄別出一名發燒的志願者。這位志願者自己剛剛感到有些體溫異常,就得到醫療服務。這黑科技,就是一片粘貼式體溫計芯片。

  五棵鬆體育中心場館醫療和防疫副主任尹金淑展示了這款黑科技防疫利器。隻需將手指肚大小的體溫芯片,用創可貼貼在腋下或上臂,在手機App端綁定設備,受測者的體溫數據變化就會在手機頁面清晰展現,並可自動測量、自動上報后台。防控值守端工作人員正是據此,在當日及時做出了應對。

  尹金淑告訴北青報記者,患病的工作人員被發現后,場館啟動了救治和防疫機制,同時開展流調工作。“直到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出爐,防疫系統得到了一次非常好的檢驗。”

  對防疫的要求,正在催生北京冬奧組委對新科技的需求。在這次測試活動中,一些經歷了實戰檢測的高科技手段,讓原本觀賽受限的國際體育愛好者,反而解鎖了更加自由的,超越想象的新觀賽方式。

  用“自由視角”技術觀賽

  在國家體育館,場內是測試活動的冰球比賽,場地外,在北京大學“科技冬奧冰雪VR”項目組成員盛驍杰的手機屏幕上,正常比賽的運動員,正在像《黑客帝國》裡的尼奧那樣,做著“子彈時間”的旋轉。

  “在大型的體育賽事中,用自由視角技術觀賽,以前還從來沒有過。”盛驍杰在手機屏幕上滑動,正在進行的比賽畫面就會轉換角度,選好角度時,鬆開手指,比賽就以新的角度繼續進行。

  這樣的畫面,隻用了200米的環形軌道和40個攝像頭,以及自主產權的前端算法。當然還要有中國搭設的5G數據傳輸環境,才能確保觀眾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世界任何角落,就能在手機上看到這樣的畫面。

  除了手機,電視、頭盔也將成為“自由視角”觀賽的使用終端。北京大學教授、此次“科技冬奧”相關項目負責人陳寶權介紹,場館未來做轉播,可以對轉播的路徑進行設計,就像拍電影。

  “VR的效果是提供自由視角。不像以前的電視轉播,就是幾個攝像機位,由導播切換。未來直播的時候,就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己定義喜歡的比賽機位。”陳寶權說。

  此后,高容量的視頻信號將通過廣電網、5G網、因特網等各種網絡傳到雲上、中央服務器,最后通過網絡回傳到各個用戶的終端上,比如電視、手機、頭盔等。

  這就是“科技冬奧”的目標,通過冬奧會,為世界探尋更好的未來城市生活解決方案,實現對人友好、對環境友好、對產業友好、對社群友好的人類城市生活永續目標。在本次測試活動上,我們正在見証未來。

  本組文/本報記者 褚鵬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黑建軍 統籌/杜銳

  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資助項目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