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315共接收各類訴求115萬件 為消費者挽回損失3.27億

2021年03月12日09:2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12315為消費者挽損3.27億

  本報訊(記者 張楠)今年3月15日是第39個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昨天發布的2020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報告》白皮書顯示,一年來,市市場監管局12315綜合信息採集服務平台共接收各類訴求信息115.22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7億元。全市各級消費者協會共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4.5萬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8.68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0.7億元。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守護市民消費安全方面,一年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檢查各類市場主體257萬戶次,查辦涉疫案件近1500件,處置涉疫相關訴求3萬余件。集中銷毀涉疫侵權假冒商品貨值300萬元,開出全國首張價格違法300萬元頂格罰單。

  為了提高消費維權效能,本市組建了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市場違法行為。全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網絡交易訴求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打擊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等重要專項治理行動30余次,加大侵害消費者權益等案件查辦力度,辦結行政處罰案件8.78萬件。

  對訴求痛點、風險區位和行業治理重點精確定位、精准施策,推進“未訴先辦”。健全訴求快速解決綠色通道機制,引導41家綠色通道企業自行解決糾紛12.69萬件。市場監管系統全年接收處置12345熱線轉辦訴求55萬余件,訴求解決率、滿意率由年初71.12%、81.14%分別提升至97.69%、98.56%,“接訴即辦”能力水平不斷提高。

  在治理預付式消費問題方面,本市修訂發布了《北京市預付式消費類服務合同行為指引》,規范預付式消費合同行為。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有關部門推動預付式消費管理立法進程,以資金安全為核心,構建事前有承諾、事中有監管、違規有懲戒的全鏈條管理體系。同時,支持探索預付式消費合同履約保証保險、資金監管平台等資金安全保障措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外,為了進一步規范網絡訂餐經營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無証經營、網絡訂餐平台“幽靈餐廳”等違法違規行為,一年來線上檢查3.7萬戶次,線下檢查5.2萬戶次,督促平台處理違法入網經營單位1506戶。開展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專項整治,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9467家次,責令整改61家,立案查處違法生產經營企業20家。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檢查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3萬余家次,立案查處違法違規行為150起。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就旅游消費體驗、預付式消費、互聯網消費、消費積分、通訊攜號轉網等方面開展調查,對紡織品、汽車、家用電器、家具等10類別產品開展比較試驗,推動消費領域產品和服務水平的綜合性提升。督促企業整改問題並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幫扶企業提升服務消費者的能力水平。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