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尹星雲)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天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在今天下午北京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首鋼集團總建筑師吳晨認為,這為城市工作再次指明了方向。
“城市復興是北京下一階段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目標和任務”
吳晨介紹,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北京就在東城區菊兒胡同率先開展了城市“有機更新”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十四五’開局之年,城市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面臨著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新要求,北京作為首都和首善之區,更要積極探索,持續引領。我們建議,在城市更新行動的基礎上,要率先提出‘北京城市復興計劃’。”
“城市復興是城市更新的更高階段,北京市委市政府也將多個城市更新樣板稱作‘城市復興新地標’和‘老城復興金名片’,‘老城復興’也已寫入了北京總規和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吳晨認為,“北京城市復興計劃”的提出,將更加明確北京在“十四五”、2035遠景規劃的行動目標和綱領。
“城市復興計劃是落實首都規劃體系的具體路徑”
隨著《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2035)》、《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2035)》和《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相繼實施批復,首都規劃體系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形成。
吳晨認為,城市是復雜的巨系統,城市復興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學等多領域、多維度的系統性工程,是高標准、高質量落實首都規劃體系的重要路徑。城市復興引導的實踐對於北京城市更新和人民生活品質的高質量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可歸納為風貌恢復引導的城市復興、產業升級引導的城市復興、活力營造引導的城市復興、文化傳承引導的城市復興、科技創新引導的城市復興等五類。
風貌恢復引導的城市復興。北京鼓樓西大街是元大都時期唯一一條經過規劃的斜街,“2017年我們提出‘鼓樓西大街三年復興計劃’,2020年底,鼓西大街‘穩靜街區’亮相。鼓西大街是核心區控規批復后首個更新亮相的歷史街區,街區復興以風貌恢復為引導,以傳統風貌為基調,結合現狀和歷史發展脈絡,展現出從明清、民國,至現代、當代的不同風格,體現出街區歷史的變遷。”吳晨說,正在進行的中軸線地外大街的空間品質提升工作中,我們以中軸申遺為抓手推進風貌恢復,同時以街區復興為目標實現街區業態品質提升,將地外大街與兩側南鑼鼓巷和什剎海歷史街區統籌考慮,以地外大街為核心構建老場景、形成新消費,吸納兩側歷史街區客流,為地外大街增加活力。
產業升級引導的城市復興。歷經十余年的持續努力,新首鋼地區已經成為“北京城市功能深度轉型的重要標志”,作為新時代北京城市復興的新地標,面向未來、面向年輕人、面向國際化的發展方向,讓首鋼園區走向了產業升級引導下的城市復興之路,繼冰雪產業、電競等產業相繼落戶首鋼后,其豐富的工業遺存風貌與現代展會相融合,將為與會者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體驗。正在推動的“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也會為園區的發展注入新動能。“西城區動物園批發市場關閉疏解后,我們參與了從‘動批’向‘金科新區’的轉型發展規劃設計工作。今年年初,金科新區已初步亮相,在金科新區的提升改造中,把握了金融+科技的產業特征和人才從業特征,重點調整了公共交通配給和公共空間整合,實現了交通減量和良好公共空間的營造。”吳晨介紹。
活力營造引導的城市復興。活力是城市復興最關注的要素之一,對城市的發展延續至關重要。北京坊被稱為“老城復興的金名片”。這裡,不僅建筑設計和城市空間為人稱道,更是北京市民最向往的“網紅打卡地”之一。根據北京坊最新相關數據統計,本地客群佔北京坊消費客群的85%,在旅游人口密集的大柵欄地區,這樣的數字足以說明北京本地客群對北京坊的認可程度。現在,北京坊二期的設計工作,也在積極推動,升級迭代的消費場景,未來將在這裡呈現。
文化傳承引導的城市復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提出,“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保護利用。”三個文化帶的建設實施需要聚焦戰略,推進節點建設,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點帶面”,把握文化引領、生態優先、慢行友好、活力彰顯、產業升級五大原則,拉動區域整體崛起。“我們在完成什剎海環湖的整體提升工作和通州三廟一塔片區規劃之后,不久前,又積極參與調研通惠河-高碑店段平津閘周邊的城市復興進程,旨在以文化傳承為抓手,充分利用濱河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文化吸引活力,以活力帶動產業,最終實現文化傳承的區域整體復興。”吳晨說。
科技創新引導的城市復興。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北京市“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數字孿生城市,高標准構建城市大腦和網格化管理體系”。吳晨認為,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數字孿生則是智慧城市的新起點,也是城市復興探索實踐的技術升華。北京未來應完善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拓展應用場景、推動試點先行,為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激發強大動能。
吳晨表示,實施城市復興計劃,既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也是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的途徑。城市復興不僅表現在物質建設,更關注城市文化的傳承和精神的營造。“城市復興是實現‘中國夢’的具體呈現,北京的城市復興不僅是政府的目標,更是廣大人民的內生需求,是塑造中國城市樣板、講好北京發展故事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