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京津冀區域經濟穩步回升 三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萬億元

2021年03月02日08:3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三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萬億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京津冀三地交出了協同發展成績單。昨天,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京津冀經濟運行數據,三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萬億元,區域經濟穩步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回升向好

  京津冀三地經濟正增長

  一系列數據顯示京津冀三地經濟正持續回升向好。2020年,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萬億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別為36102.6億元、14083.7億元和3620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分別增長1.2%、1.5%和3.9%。

  從生產領域看,京津冀三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2.3%、1.6%和4.7%﹔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1.4%和3.3%。從需求領域看,三地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分別增長2.2%、3.0%和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下降8.9%、15.1%和2.2%。

  從民生領域看,北京4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4.1%,各季度均控制在年度預期目標內﹔天津全年新增就業37.09萬人,調查失業率呈現穩中有落態勢﹔河北城鎮新增就業85.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46%,低於4.5%的預測目標。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名義增長2.5%、3.4%和5.7%,比1至3季度分別提高0.1個、0.9個和0.8個百分點。

  三地聯動

  京冀企業在津投資超千億

  防疫常態化的大背景並未阻隔京津冀三地的聯動。近期,從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內走出的在美上市企業泛生子基因科技公司將互聯網醫院落戶到了位於天津的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內,項目將承擔線上癌症早篩業務運營職能,投資建設智慧遠程醫療中心。如今,在濱海中關村協同創新示范基地,注冊企業已突破300家,園區聚集了大量來自京津冀乃至全國的企業,聯動效應正加速釋放。

  濱海中關村園區成為京津冀三地加強聯動、提升區域發展活力的生動縮影。2020年,北京、河北企業在津投資到位額1438.4億元,佔引進內資的49.1%。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累計注冊企業313家,注冊資本47.6億元。三地間技術合作日益緊密,北京輸出津冀技術合同5033項,成交額347億元,增長22.7%,京津與河北共建的各類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達95家,有效提升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協同之下,三地功能定位也在持續強化。北京不斷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達到1.4萬億元,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10倍。天津圍繞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制造業增加值全年增長1.5%,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72.9%。河北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進展,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同時積極構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物流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7.8%。

  “兩翼”齊飛

  副中心雄安新區建設提速

  最近,北京環球度假區APP試運行版本上線,功夫熊貓蓋世之地、變形金剛基地、小黃人樂園、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侏羅紀世界努布拉島、好萊塢和未來水世界七大主題景區的部分游玩項目和演出項目細節揭開神秘面紗。“太期待了!以前去過日本、新加坡、美國的多個環球主題公園,現在公園來到了家門口,開園后一定第一時間去體驗!”家住通州區的市民張曉說。

  除了環球主題公園,還有一大批重點項目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兩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加速推進建設。

  去年,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在9月開園迎客,文化旅游區環球主題公園一期主體工程竣工,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筑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東六環入地改造等一批工程全面提速。

  雄安新區建設也取得重大進展。雄安新區規劃體系、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域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6倍。容東片區安置房和外圍交通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北京援建“三校”主體完工,雄安高鐵站正式投入使用。白洋澱流域治理全面推進,白洋澱水質持續改善,生態治理成效明顯。本報記者 趙語涵

(責編:尹星雲、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