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

2021年02月28日15:08  來源:京報網
 
原標題: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

  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預計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長2.0%。由此,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7%。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

  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亮出了202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成績單”。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5%。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5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7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預計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長2.0%。由此,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用“不平凡之年書寫非凡答卷”來評讀2020年的經濟社會統計公報。盛來運稱,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如期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面展示了一年來全國人民頑強奮斗取得的令世界矚目、可載入史冊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催人奮進。

  盛來運認為,過去一年,在疫情沖擊下,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大關。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0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7%。經濟恢復走在世界前列,在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二季度增速由負轉正,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走出了一條令世界驚嘆的V形曲線,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力量。

  三次產業全面恢復

  具體來看,三次產業全面恢復。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0%,其中豬牛羊禽肉產量達7639萬噸。新增耕地灌溉面積43萬公頃,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60萬公頃。第二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6%。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1%,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1%,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1%,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4.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6.9%。

  同時,發展基礎持續加強。全年新建高速鐵路投產裡程2521公裡,“四縱四橫”高鐵主骨架全面建成。新改建高速公路裡程12713公裡,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通過能力30562萬噸/年。5G大規模商用全面啟動,年末全國互聯網普及率達70.4%,全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1656億GB,比上年增長35.7%。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2億千瓦,比上年末增長9.5%。

  穩住經濟基本盤

  去年,我國還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各地區各部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其中,在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方面,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均低於預期目標。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2.5%,低於3.5%左右的預期目標。生豬生產逐步恢復,年末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長31%。兜底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8.7%。

  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讓我國的發展底色更加亮麗。盛來運在評讀中提到,過去一年,黨中央、國務院緊緊扭住打好三大攻堅戰重大戰略任務。其中,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按現行農村貧困標准計算,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全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實際增長5.6%,增速分別比全國居民和全國農村居民快3.5、1.8個百分點。根據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結果,中西部22省(區、市)建檔立卡戶全面實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飲水安全也有保障。同時,污染防治成效顯著,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扎實推進。 本報記者 趙語涵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