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薇)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全國總工會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各級工會整合社會資源,採取自建、共建等方式,建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7萬多個,累計投入資金數量7億多元,服務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戶外勞動者群體4300多萬人,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勞動,關愛勞動者的社會氛圍。
隆冬時節,勞動者港灣、愛心驛站、暖心驛站、愛心接力站等工會站點成為服務職工的重要平台載體,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交通警察、出租司機等戶外勞動者能隨時進來歇歇腿腳、喝口熱水、吃口熱飯。
據了解,2016年初,全總下發《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依托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站點和社會力量,建立以環衛工人、出租車駕駛員、交通警察、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為主要對象的服務站點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園區)建立服務站點,推動改善戶外勞動者工作條件。2019年4月,在金融系統試點探索以標識互挂互認等方式協同社會資源,深化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2020年5月,全總圍繞站點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指導各級工會進一步規范和做好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