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新春將至,年夜飯是眾人期盼的重頭戲。北京交大后勤集團總經理翟儒和同事們正忙著為今年寒假留校的師生們准備年夜飯。他笑著說:“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兩天,同學們都可以免費吃餃子,管飽!”
北京交大土木水利專業研一學生鄭晨瑋第一次留校過春節。他老家在石家庄裕華區。“本來是打算放假回家的,和老同學也約好了見面時間,結果計劃沒趕上變化。”他拍了一下大腿,遺憾地說,“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原因,父母和我商量了好幾次,最終決定退了高鐵票,留校過節。作為一名大學生,主動響應不離京、少聚集的號召,是我應當做的。”
鄭晨瑋沒想到的是,得知自己不離校后,導師第一時間發來問候,輔導員一對一了解情況,學校的防疫物資也及時送達。“心裡的那點小情緒被這些暖心的關懷稀釋了。”他說,學校的圖書館、自習室照常開放,特別適合靜下心來學習充電。
翻看鄭晨瑋的備忘錄,每天都安排得有序緊湊,或手不釋卷,或溫故知新。他的筆記本上留下密密麻麻地記錄,有些是導師給出的科研建議,有些是自己的閱讀心得。他說:“每天都過得格外充實。”
翟儒介紹,包括鄭晨瑋在內,今年寒假,該校因防疫、科研、實習等原因留校的學生有上千人,他們分布在34棟公寓樓,后勤集團700多人堅守崗位,為師生提供24小時不斷線的服務。
北京交大的5個食堂正常開放,為留校師生們精心烹制著“家”的味道。中午飯點,鄭晨瑋走進清真食堂。工作人員溫馨提示:“請您戴好口罩。”完成掃碼,測量體溫正常后,鄭晨瑋順著單向導流帶,先洗手,再取餐。
餐廳裡,冬日的暖陽均勻地洒在地面上,部分窗戶敞開著,清冽的微風不時吹進來。餐桌上,擺放著“十”字擋板,為每一位用餐人隔出了一方小天地。每逢有人用餐完畢起身,保潔員會立刻走過去,清潔桌面。翟儒說,北京交大食堂已啟用食品原材料可追溯系統,從採購、提貨、入庫到出庫、加工等環節,均掃碼記錄。
在醫療保障上,北京交大校醫院的醫護人員24小時值守,為學生提供及時的醫療服務。該校校醫院院長孔令偉介紹,學校設置了發熱轉診區、健康觀察區和高風險人群隔離區,“我們制定了應急預案,如果有提前返校的學生要先到校醫院進行檢查和流調,並進行核酸檢測。”
“一切都挺好的,能想到的學校都替我想到了。您就放心吧。”隔著小小的屏幕,鄭晨瑋每天給父母報平安。宿舍樓裡安裝的智能人臉測溫一體機,他拍照發給家人﹔保潔員每天定點對宿舍地面、門把手消殺的場面,他也繪聲繪色地講給家人。他說,因為疫情原因,我們一家三口分處兩地過年,這種體驗很獨特。“這是我的小家為防疫做出的努力,我身邊的人都在做著各自的努力,所以我很有信心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的。”
翟儒說,今年學校不會舉辦團拜會和聚餐,但是年味兒絕不會減。“除夕,食堂飯菜升級,學生免費吃餃子!”鄭晨瑋說:“一定要拍照晒一晒學校裡的年夜飯,還要跟爸媽視頻一下,讓他們看看,我在學校過年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