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項措施保障群眾就地過年

確保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重要商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2021年01月27日16:06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七項措施保障群眾就地過年

  本報訊(記者李如意)今天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辰昕介紹,春節臨近,外出、返鄉人員增多,聚集性活動頻繁,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升高,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在此背景下,提倡春節假期非必要不流動,並做好廣大群眾就地過年的服務保障,對於減少節日期間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讓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中辦、國辦近日印發了《關於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做好2021年春節期間有關工作和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針對就地過年群眾增加的新情況,抓緊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合理有序引導。高風險地區群眾均應就地過年,中風險地區群眾原則上就地過年,低風險地區倡導群眾就地過年。此外,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人員要帶頭就地過年。

  二是加強生活保障。切實加強生活物資保障和能源保供,確保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重要商品市場供應充足和價格平穩。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假日期間線上線下多種文化體育活動和旅游的需要。

  三是做好管理服務。完善城鄉社區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加強對就地過年的員工、農民工、留校師生等群體的服務保障和安全管理,對特殊人群和困難群體提供必要補助和幫扶關愛。

  四是加強運輸保障。確保就地過年群眾公共交通出行方便有序,並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出行服務。加強應急和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保障,保障郵政快遞等貨運物流暢通。

  五是維護合法權益。鼓勵和引導企業以適當方式穩崗留工,保障就地過年農民工基本生活和工資休假權益,春節期間安排工作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資,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六是營造良好氛圍。廣泛宣傳節日期間保障生活物資供應、方便群眾出行、關心關愛群眾就地過年等各種措施,密切關注群眾就地過年遇到的熱點問題,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七是落實保障措施。各地區各部門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從講政治高度統籌做好春節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安心安全過好年。

  近期各地陸續出台了鼓勵群眾就地過年的倡議和相關政策措施,很多人已經選擇了留在當地過年,但也有一些群眾關心就地過年是不是強制性措施,如果確有必要返鄉,回去后會不會有更加嚴格的防控要求。

  趙辰昕強調,就地過年的政策是分級分類的。中高風險地區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文件規定得非常明確,低風險地區倡導大家就地過年,非必要不出行,確需出行希望大家也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各地方在政策執行時,不能擅自“加碼”,更不能“層層加碼”,甚至有的地方還採取“一刀切”措施,這是堅決不允許的,不能阻斷人員出行、返鄉,要給人民群眾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他說:“過去的一年,實踐証明疫情防控做得好,人民群眾人人受益,我們整個國家受益。但是,疫情防控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當然,這種參與的方式也有很多。當前,選擇就地過年就是一種重要的參與方式。在國家有倡議、防控有需要、生活有保障的情況下,我們選擇就地過年,這是對疫情防控最大的一種支持,選擇這種方式,共同度過一個更有意義的春節。”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