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召開第21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在會上表示,北京將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對境內外進京人員防控措施作出6項調整。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將對入境進京人員和在京所有密切接觸者實行“14+7+7”健康管理,即14天集中隔離期滿后,繼續開展7天居家或集中隔離,期滿后再進行7天健康監測。健康監測期間可正常出行等,但不能參加各類集體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追蹤排查過程中聯系不上或不予配合的涉疫風險人員,“北京健康寶”將彈窗提示“暫不確定健康狀態”,督促其立即主動聯系居住社區,接受健康管理和核酸檢測
中高風險地區人員
原則上嚴格控制進京
徐和建介紹說,對於境外入境進京人員,經疾控專家深入評估和會商研判,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分類實施“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北京口岸入境人員在14天集中隔離期滿后,繼續開展7天居家或集中隔離,期滿后再進行7天健康監測﹔國內其他口岸入境人員滿21天方可進京,進京后補足7天健康監測,未滿21天已進京的補足7天居家或集中隔離、7天健康監測。
同時,中高風險地區及全域實行封閉管理的人員,原則上嚴格控制進京。因重要公務或個人急特原因確需進京的,須經當地省級疫情防控部門批准,並通報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辦公室,同時由本人提前向在京所屬單位、社區等報告。對經批准確需進京的人員,須持登機登車前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涉疫地區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部位對進京人員加強核酸証明查驗、測溫、驗碼等防疫措施。
此外,對在京所有密切接觸者嚴格實行“14+7+7”健康管理,即14天集中隔離期滿后,繼續開展7天居家或集中隔離,期滿后再進行7天健康監測﹔對在京有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進行14天集中隔離﹔有中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進行14天居家隔離,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進行集中隔離﹔對在京有“實行封閉管理區域中的低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進行14天就地健康監測。
境外進京人員健康監測期間
可正常出行和工作生活
徐和建表示,北京要進一步加大檢測篩查力度,對在京實施健康管理的各類人員,將按照規范指引,加嚴加密核酸檢測篩查措施,進一步增加人員、環境採樣部位和頻次,對重要節點實行兩家機構平行檢測、交叉驗証,並滿足兩家檢測機構人員標本+環境“三樣本陰性”要求,最大限度提高檢測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同時,北京要科學規范實施健康監測,對入境進京人員和其在京密切接觸者隔離結束后增加的7天健康監測,期間不參加各類集體活動,不聚餐、不聚集,並按要求向單位、社區等報告健康狀況。需要說明的是,健康監測期間可以正常出行和工作生活,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加強個人體溫、症狀等日常跟蹤監測,主動做好個人防護,自覺保持合理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好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
因政策調整新增的集中隔離費用
將由政府統一承擔
在隔離和檢測費用問題方面,徐和建表示,對入境人員,除已實施的14天集中隔離食宿和檢測費用自理之外,因措施調整新增加的集中隔離食宿費用及各類檢測費用等,統一由財政承擔。對密切接觸者等風險人員,集中隔離期間的食宿費用及各類檢測費用等,統一由財政承擔。
此外,徐和建強調,在京各類用工單位要加強內部人員排查管理,對入境進京人員、有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以及與涉疫人員、地區、場所有交集人員要按要求及時排查管控報告,對發現的漏管漏控漏檢問題將嚴肅倒查追責。
徐和建表示,個人要自覺履行防疫責任,主動向所在單位、社區報告情況,對於追蹤排查過程中聯系不上或不予配合的涉疫風險人員,“北京健康寶”將彈窗提示“暫不確定健康狀態”,督促其立即主動聯系居住社區,接受健康管理和核酸檢測,對拒不配合防疫管理,故意隱瞞旅行史、接觸史、密接史的,將視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並公開通報,提高全社會主動防疫意識。
文/本報記者 劉婧 蒲長廷 王斌
發布
全市中風險地區調整為5個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順義區高麗營鎮東馬各庄村近14天內無新增確診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經市疾控中心評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分級標准》,自2021年1月19日起,該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風險地區5個,分別為順義區高麗營鎮張喜庄村、北石槽鎮西趙各庄村、北石槽鎮北石槽村、趙全營鎮聯庄村,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其他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大興區新增家庭聚集性病例
據龐星火介紹,近期大興區新增家庭聚集性病例。繼1月17日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1月18日再增1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均居住在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其中,1月18日的確診病例為63歲女性,出現咳嗽症狀后,作為1月17日通報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並診斷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為9歲男性,為1月18日確診病例之外孫,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均已轉至地壇醫院。
在發布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韓新星通報了1月18日新增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主要行程軌跡。北青報記者梳理發現,此2人去過的地方包括天宮院街道凱德MALL商場、龍湖天街物美、融匯社區附近培訓機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味多美工廠店及附近寵物醫院等。
龐星火提醒廣大市民,如近14天去過涉及大興區已公布的病例軌跡相關地點及中高風險地區,要及時向單位和社區報告,並主動接受核酸檢測。同時,積極配合支持大興等相關區域採取的核酸檢測、社區管控等防疫措施,在核酸檢測結果未出之前,自覺做到不扎堆、不聚集、不串門、不離京等。如出現發熱、干咳等症狀,及時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旅居史、接觸史等情況,便於及時排查。
舉措
天宮院街道4個社區封閉式管理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大興區副區長韓新星表示,天宮院街道及周邊5個街道、2個基地已於18日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截至19日15時,已出結果36.68萬人,結果均為陰性。19日起其余各鎮已開始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從1月19日12時開始,對天宮院街道天宮院社區、天宮院西裡社區、天宮院中裡社區、天宮院南裡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非小區人員、車輛禁止進入,小區居民“隻進不出”,全部居家觀察,同步做好居家人員日常生活保障。此外,大興還進一步將消殺范圍擴大到小區周邊綠地、停車場。昨日已對完成採樣的藥店、超市等購物場所開展消殺。
融匯社區周邊67家門店已關停
韓新星強調,在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28家底商全部關停基礎上,大興區還擴大管控范圍,關停社區附近67家“七小”門店。對確診病例曾涉足的凱德MALL商場、體育小鎮、培訓機構已採取關停措施,相關人員已全部進行核酸檢測,落實居家觀察。昨日起按照1:1對融匯社區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同時,再次對融匯社區外環境及病例密接活動場所採集樣本315件,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同時,對病例所在學校的1081名師生進行集中隔離,轉至17家集中觀察酒店,同步做好健康監測、心理疏導等各項服務保障和管控措施。此外,大興還將加大對14天內去過融匯社區人員的排查力度,對訪客及關停門店工作人員進行集中觀察。落實視頻監控檢查手段,重點檢查卡口掃碼、測溫、查証、登記“四件套”和村庄環境等管控情況。
本組文/本報記者 蒲長廷 王斌 劉婧
現場
大興多個鎮已啟動全域全員核酸檢測
昨日,大興區龐各庄鎮、亦庄鎮正有序開啟全員核酸檢測。其中,龐各庄鎮新建3個核酸檢測點,對全鎮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亦庄鎮則在全鎮四個片區共開設11個檢測點位、45條檢測通道,檢測點均設置在居民小區內或小區周邊,最大限度方便群眾,預計今日將完成全鎮人員檢測。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了讓核酸檢測採樣工作安全、規范、有序、高效,龐各庄鎮全力以赴做好數據統計、人員通知、核酸檢測等各個環節的銜接,以閉環管理實現人員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此前,龐各庄鎮已分類對去過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和周邊區域、河北接壤村人員、固安返京人員、網約車從業者和地鐵4號線相關人員以及復產復工人員核酸檢測3.1萬余人,這些人還需要參加本次全員核酸檢測嗎?對此,龐各庄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員檢測與這3.1萬人不重疊,前期進行的是重點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未來幾天還將再次對他們進行檢測。
與龐各庄鎮相似,亦庄鎮也是連夜冒雪施工,搭建防風防寒棉布帳篷,設置等候區、掃碼區、採樣區等區域,完成各檢測點搭建布置。同時鎮裡多渠道聯動,充分利用微信群、小喇叭、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出核酸檢測通知,確保全員通知到位。檢測點通過設置護欄、1米線等措施,確保檢測人群高效流動。此外,現場還安排專人對核酸檢測各點位進行全域實時消殺,針對排隊等候區域、醫療垃圾暫存區域等進行重點消殺。另外,現場還開辟“綠色通道”,為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群體提供幫助。文/本報記者 蒲長廷
通州對到過融匯社區者
立即落實集中隔離措施
昨日,通州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九十八次會議。會議指出,疫情防控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重中之重,全區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視、舉一反三、嚴防死守,堅決把責任落實好,確保精准防控、從嚴防控,扎緊扎牢疫情防控屏障。
會議要求要立足“四早”,在前期加強對中高風險地區進京人員摸排管控的同時,立即啟動對大興區天宮院街道來通人員的摸排,第一時間安排進行核酸檢測。對於到過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的人員,要按要求立即落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等措施。
會議強調,要加強農貿市場、商超、社區便利店等市民密切接觸場所和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環境採樣頻率,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切實提高早發現的能力。同時,要嚴格做好人員管控,堵住一切可能的風險漏洞。對納入管控范圍的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后,要就地隔離觀察,等待檢測結果。
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相關
疫情防控存在隱患
多家培訓機構被點名
昨日,北京市教委官微“首都教育”發布通報,1月16日至17日,市教委督查組基教分組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海澱、朝陽、西城等8個區共49所校外培訓機構,重點圍繞入校測溫、驗碼登記、佩戴口罩、場所消殺等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實地檢查督查,發現多家教育機構存在風險隱患。
其中,海澱區高思教育(北京理想大廈校區)、朝陽區新東方(勁鬆校區)培訓模式主要為班級授課,教室桌椅擺放相對擁擠,學生座位間距未設置1米以上安全距離﹔海澱區精銳教育(文化藝術大廈校區)“一對一”培訓房間狹小且相對封閉,通風不暢。西城區學大教育(右安門紫金教育廣場校區)教師上課時未按要求佩戴口罩,消殺記錄顯示每日一次,經詢問,機構每日消殺兩次,不符合規定要求。西城區學而思愛智康和培優(廣安門校區)僅對在崗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對非在崗的其他教師員工未落實健康狀況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市教委要求各區督促校外培訓機構立即整改。市教委強調,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各區務必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從嚴從緊、落實落細疫情防控措施,強化公共區域、重點部位、重要人員管理,不能讓校外培訓機構成為防疫工作的死角。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未落實乘客掃碼登記
三家網約車公司被處罰
為保障乘客和駕駛員的安全,1月11日起,乘客在本市乘坐巡游出租車或網約車時,駕駛員應主動引導乘客使用“健康寶”掃碼登記。近期,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集中執法力量,在機場、省際客運站、重點軌道交通車站等區域,對巡游車、網約車駕駛員是否使用“健康寶”掃碼登記開展執法檢查,共查處駕駛員未按要求對乘客掃碼登記11起,處罰網約車平台未落實乘車掃碼登記規定3起。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滴滴平台駕駛員張某某於1月11日在滴滴平台接單(優享訂單),駕駛京QA**D9號車載客由海澱區大河庄苑至海澱區中關村科貿電子城,駕駛員未主動提示乘客掃“健康寶”二維碼登記乘車,該駕駛員駕駛的車輛也未取得網約車資質,執法部門依法做出罰款1.2萬元的處罰。
另外,近日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接到乘客反映,滴滴、陽光、曹操等網約車平台個別駕駛員在營運前未按要求落實乘客掃碼登記制度,存在疫情防控安全隱患。執法部門按照《關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使用“健康寶”乘坐出租車(含巡游車、網約車)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滴滴、陽光、曹操平台公司給予各5萬元的高限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