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市召開2020年“接訴即辦”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獲悉,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整合了52條熱線,開通了15個網絡渠道,全年受理量突破1100萬件,環比增長55%。今年將再有6條熱線和12345整合,上半年實現12300電信用戶申訴渠道咨詢電話、科技公益服務電話12396整體並入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台。
12345去年受理量突破1100萬件
環比增長55%
昨天的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務服務局局長王軍介紹,本市深入推進“接訴即辦”改革,健全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主渠道的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對群眾訴求聞風而動、快速響應。他介紹,2020年,“接訴即辦”在抗擊新冠疫情與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交出了“北京答卷”,打造了人民至上的“北京樣板”。12345整合了52條熱線,開通了15個網絡渠道,打造了網上12345,全年受理量突破1100萬件,環比增長55%。聚焦“七有”“五性”破解民生難題,補短板、強弱項,解決了304萬件民生痛點問題,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此外,開展“聽民意 解民憂”活動,各區、各市級部門“一把手”走進12345市民熱線,直接解決訴求650余個。
去年受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相關訴求165萬件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12345成為抗疫前哨。迅速增設發熱咨詢、心理咨詢、涉外防疫服務、復工復產“六線一席”,對社會普遍關心的口罩、消毒液等物資供應、防控政策、復工復產問題,用心用情提供專業解答。實時監測疫情關聯數據,及時反映全市防疫資源調配、精准防控各方面的社情民意。與武漢市12345熱線並肩作戰,幫助數萬名滯漢滯鄂人員順利返京,在穩定市民情緒、推動防控政策完善、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受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訴求165萬件,解決率達到93.75%、滿意率達到94.18%。
今年實現6條熱線
整合到12345
昨天的發布會上,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蔡明月介紹,2020年,本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接訴即辦”改革工作的意見》,啟動“接訴即辦”立法工作,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引領方向。完善了“一套體系、一號響應、一單到底、一刊直報、一把尺子”的工作制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
她介紹,本市持續推動和規范市民熱線服務工作。截至2020年,北京12345已整合16區、36個部門共計52條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其中包括12315市場監管熱線、96310城管熱線、96156民政熱線等等。下一步,北京市將按照地方12345熱線歸並清單要求,對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並在地方接聽的32條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完成歸並整合任務。這32條熱線中,北京市已經率先完成了其中20條熱線的整合,剩下12條熱線當中有6條熱線沒有在北京市設立。
“今年上半年,我們將實現12300電信用戶申訴渠道咨詢電話、科技公益服務電話12396整體並入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台﹔實現12348公共法律服務電話與12345雙號並行﹔將在12360海關公益服務電話,12305郵政業用戶申訴電話,12313煙草專賣品市場監督舉報電話設立12345市民熱線分中心,整合后台數據,向群眾提供專業服務,提升辦理效能”。蔡明月介紹,同時,還將建立首都熱線聯盟服務機制,與企業熱線,110報警熱線實現相互“一鍵轉接”和“溢出承接”,保証熱線渠道暢通,增強企業群眾的獲得感。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