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可心)“十四五”期間,密雲區將在城東建設生態廊道,並將通過農村通自來水保地下水、生態廊道蓄水、綠化優先用再生水等措施,“三水聯通”守護“水家底”。
“我們將在密雲城區東部建設一條生態廊道,從檀營地區一路向南連接到潮河,河岸兩側建設大面積生態綠地、慢行系統等,加強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密雲區水務局局長耿智慧說。
經過四年的緊張施工及調試,密雲新城地表水廠在2020年12月進入投產試運行,日供水規模可達5萬噸,有效降低了密雲地區地下水開採量。農村地區,312個村已實現自來水進村,24小時供水率達到95%,農村供水全部配套消毒設施,保障用水安全的同時,減少地下水的使用。接下來還要通過改造管網、擴大水源,提高供水保障。
目前,密雲區已完成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內的41個村污水治理工作,今年將在53個村建設污水處理站,預計到2023年完成其余89個村相關工作,實現符合條件的行政村全覆蓋。“十三五”時期,密雲水庫上游已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460平方公裡,居全市之首,今年還要再建6條。目前密雲64條河道水質常年保持地表水二類標准,達飲用級別,還多次達到一類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