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面”治理6大堵點 豐台區打通區域交通微循環

規范和新增停車位1萬余個

2020年12月29日23:59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鮑聰穎)“馬連道南街經常堵得厲害,路也坑坑窪窪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也被亂停車所佔用,通行空間差,今年這裡路也重新修平整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也分開了,整體改造設計特別人性化,我們早晚買菜、上下班出行都方便多了。”家住附近的程阿姨給馬連道南街的交通疏堵工程效果點了“贊”。

不僅在馬連道南街,今年以來,北京市豐台區聚焦“出行難、停車難”問題,通過“點、線、面”多層次治理,開展了輻射全區的綜合性疏堵工作,共完成6條道路交通疏堵工程。同時,如期完成路側停車改革二期項目建設,規范和新增停車位10957個。

加強“堵點”治理 解決居民出行老大難問題

豐台區城管委交通科科長趙俊奇介紹,今年豐台區堅持“優供、控需、強治”總體思路,樹立“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理念,遵循“出行暢通、活力綠色、停車有序、設施完善、管控智能”原則研判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交通緩堵治理工作。

據了解,2020年豐台區共完成6條道路交通疏堵工程,設置違法停車設備12套,具體實施點位為馬連道南街(北京西站南路—茶源路)、豐橋路東口、臨泓路(馬家堡東路—南苑路)、鎮崗塔路公交站、雲崗西路、和義庄北街。在這6個重點點位的治理過程中,豐台區有針對性地進行道路局部拓寬、路口改造、公交港灣增設、違停抓拍設備安裝等措施,實現科技與人力的無縫銜接,緩解因亂停車造成的交通壓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規范停車秩序,完善慢行系統,打造綠色出行體系。針對不同路口、路段、片區交通擁堵狀況,現場調研分析成因,結合道路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採取非機動車道外繞、調整標志標線、增加非現場執法設備等措施。

馬連道南街(北京西站南路—茶源路)是連接西城和豐台的重要道路,豐台段時常擁堵,路面坑窪,環境較差,機動車、三輪車停車無序,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存在車輛亂停放現象。在治理過程中,豐台區城管委組織專業人員通過多次對早、晚高峰交通流量的調查,在道路現有情況下,少伐移樹木,最終採用了非機動車道外繞方案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機動車道由原來的“1上1下”調整為“2上1下”。記者在現場看到,道路修葺一新,增加了4套違法停車抓拍設備,地處豐台段的馬連道南街也與西城區馬連道北街形成了貫通。附近居民表示,馬連道南街的設計改造方案很人性化,優先考慮的是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現在東、西方向通行的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

優化公交進出站點也是緩解交通擁堵的一個重要方式。在豐台區雲崗街道,鎮崗塔路公交站優化工作已經完成,2處公交站進行了渠化改造,並開辟公交港灣,大大緩解了公交車進出站與社會車輛的交織干擾,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社區干部對記者說:“此前公交站台位置狹小,經常出現上下車擁擠的情況,改造后公交車進出方便,人流分散,周邊道路秩序也變好了。”

通過道路局部改造與非現場執法相結合的手段,打通了區域微循環,不斷提高周邊交通服務水平。趙俊奇表示,豐台區每年持續開展一批交通堵點治理,推進一批交通堵點研究,通過“點”的治理,帶動了整體交通秩序的改善,豐台交通擁堵程度近兩年得到了明顯緩解。

解決“線、面”疏堵 暢通區域微循環

與此同時,今年豐台區還圍繞南苑和義地區、豐台街道周邊2個重點片區,及學校、醫院周邊進行區域性治理,制定以精細化治理為特點的交通綜合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嘉禾庄路(大紅門南路—南苑路)、龍和路(大紅門南路—南苑路)、長興路(長興路與太柏東路交叉口)、文體路(北大街—正陽大街)、范家庄北路(范家庄北路與槐房路西側路口)、游泳場北路(文體路—東大街)等6個道路區域,以及對10所學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豐台學校初中部)、豐台區小井小學、北京市豐台八中中海校區東門、豐台五小鴻業小區、北京小學萬年花城小區外等)、3所醫院(北京佑安院、北京電力醫院、北京302醫院)周邊道路的綜合治理。

據介紹,區域性交通綜合治理,主要是優化交通組織、對道路兩側破損的人行道及盲道進行設計,完善無障礙設計﹔同時,對修復破損路面,重新施劃交通標線,對非機動車道進出口位置增設彩色鋪裝,明確路權﹔此外,還增加了63套違停抓拍設備來治理亂停車現象。

區域化路側停車電子計費網絡全覆蓋 提升停車服務品質

“停車難”問題一直是民生熱點,為此,豐台區深化停車改革,優化停車供給,強化停車秩序,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停車問題,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唱戲”,靜態停車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據介紹,在路側停車改革一期項目建設的基礎上,2020年豐台區積極開展二期路側停車建設項目,涉及13個街、鄉鎮共計87條道路,設計停車位6083個,安裝違停抓拍球機316台,高點視頻矩陣235台開通違停賦能,違停抓拍點位551個。

目前,二期建設項目與一期項目融合,形成區域化路側停車電子計費網絡“全覆蓋”,實現了停車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並與市級平台對接,實現上線運營。

規范和新增停車位一萬余個 優化停車供給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社區居民的停車難問題,2020年豐台區優化停車供給機制,從“新增供給一批、共享現有一批”兩方面入手,有效緩解停車供求矛盾。

據了解,2020年豐台區規范和新增停車位10957個。豐台區城管委交通科副科長楊亞楠介紹,一萬余停車位的新增,是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予以規劃實施。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豐台區通過局部硬化空地、邊角地、拆除違法建設、平改立等方式新增車位2500個﹔在新建防空防護工程項目審核中注重增加平時停車功能,新增3078個人防車位已投入使用﹔此外,還新增27個公共停車場、5379個停車位。目前,人防工程車位已投入使用的有首開華潤城小區、亞林西上苑小區、昆侖域小區、銀泰百貨公共停車場等。

與此同時,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豐台區還積極引進新科技,在全區21個街鄉鎮開展錯時共享停車試點,完成41處、2966個錯時共享停車車位試點,實施晝夜輪換停車。

據了解,下一步,豐台區將擴大錯時共享停車試點范圍,實現城市公共資源利用最大化,顯著提高停車效率。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