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農產品亮相綠博會 "北京模式"引領綠色消費風

2020年11月09日11:00  來源:  
 

色味誘人的昌平草莓、蜜色透亮的京純蜂蜜、紅潤端正的“茅山后佛見喜”梨、“一分鐘”熟的“京一根”粉條…… 11月6日-8日,在福建廈門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北京展團攜8家企業、20多款產品參展,這些綠色、安全、優質的“京味”農產品,展示了“品牌和市場在北京、生產基地在外埠”的“北京模式”,受到關注。

打造綠色食品產業的“北京模式“

本屆博覽會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發展”為主題,以“展示成果、促進貿易、推動發展”為宗旨,展示“兩品一標(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發展成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貿易、培育優質消費市場,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 北京展區布置有序,色調鮮明,風格突出,體現出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鮮明特點。展區裡京郊自產的知名農產品和食品琳琅滿目,燕京啤酒、萬德庄園草莓、全聚德咸鴨蛋、京一根粉條和京純蜂蜜等“京味”濃烈。

“昌平草莓深受廣大市民喜愛,也是北京農民致富的好產業,像萬德庄園的草莓在河北尚義建成了綠色草莓生產基地,使草莓的上市期比北京提前了半個月,風味和品質更好,深受首都市民青睞。”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歐陽喜輝在展會上向來賓介紹。

據介紹,北京在推進綠色食品發展中打造了“北京模式”,實現了從“賣產品”到理念引領的轉變,創造了市場和品牌在北京、生產基地在外阜的產業轉型發展方式,落實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既滿足北京市民對綠色生活的需要,又促進京津冀山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全國其他城郊型農業提供了發展經驗,引領全國綠色消費,提升了綠色食品的品牌價值。

展會上,觀眾們對“北京模式”的“京味”產品嘖嘖稱贊,北京展區在綠博會上賺足了人氣,營銷了品牌。

北京綠色食品發展成效顯著

綠色食品作為農業農村部打造的安全優質農產品精品品牌,經過30年的發展,開拓了一片新領域,創立了一套特色鮮明、與國際接軌的先進標准體系,形成並推廣了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模式,是新時代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有效途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

邁入新時代,北京市綠色食品發展,以“質量”為支撐,以“綠色”為底色,以“品牌”為載體,合力推進北京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綠色食品企業總數61家、產品總數284個、實物總量110.4萬噸,國內銷售額50億元。其中菜籃子產品生產企業31家144個產品,實物總量21.5萬噸,蔬菜(蔬菜、西甜瓜、草莓)生產規模0.64萬畝,蛋雞60萬隻、奶牛17956頭。

據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高級工程師龐博介紹,綠色食品實施“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簡單地用六句話概括,就是“環境有檢測、操作有規程、 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檢驗、上市有標識、管理有制度。”

近年來,為使制度上牆、標准落地,引導推動全市綠色食品基地更新理念,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打通技術標准推廣的“最后一公裡”,為綠色食品企業量身定做了《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的農藥清單》《綠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則》《綠色食品包裝通用准則》等5種行業准則簡要明白紙、綠色食品生產記錄本、內檢員工作手冊、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匯編等,來指導基地、企業和農戶按標生產,將標准化繁為簡,全面提升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和企業的質量保障水平。

北京展團宣傳靈活樣式多

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已成功舉辦20屆,北京展團累計百余家企業、百余款產品參展。據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工程師李浩介紹,此次展會,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產品以展示為主,為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邀請專業媒體記者為參展產品錄制了宣傳小視頻,記錄下了北京展區在綠博會上的精彩瞬間。

此外,現場北京展團還展示了綠色食品卡通宣傳畫、動漫宣傳片、知識手冊、帶有綠色食品標志的水杯、筆筒、環保袋等一系列喜聞樂見的影音資料、書籍、日常用品等,這些作品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綠色食品的生產過程。(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宣教中心供圖)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