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發布三年道路林蔭計劃 將建99條慢行林蔭示范路

2020年10月25日21:57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鮑聰穎 張海濤)為改善北京市核心區人行步道與自行車慢行系統功能與環境,北京市西城區研究編制了《西城區道路林蔭計劃(2020年—2022年)》,努力實現慢行林蔭路連線成片、連片成網,打造“悅動騎行+活力健步”慢行網絡,為民眾提供更為優質、功能齊全、綠色健康的慢行環境,既滿足出行需求又可樂享健身休閑。

打造99條慢行林蔭路

“林蔭計劃融入了‘健康街道’理念,將‘安全、舒適、綠色、活力’融為一體,擬打造99條慢行林蔭路建設。慢行林蔭路(雙向)裡程合計230公裡,形成‘兩軸一環、四橫三縱’的慢行林蔭骨架網。”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負責人還表示,林蔭計劃串聯“歷史文保、濱水綠廊、商務休閑、便民生活”四類特色活力慢行林蔭健康街區,結合街區功能打造特色功能線路,輻射老城傳統的胡同街巷,實現連線成片、連片成網,創造和諧、舒適、健康、安全的慢行林蔭出行環境,營造綠色活力的健康街區的目標。

為進一步構建慢行林蔭網絡,持續優化慢行交通,全面提升道路林蔭覆蓋,西城區創造性提出“兩全兩無四提升”,“兩全”即慢行林蔭全覆蓋、慢行道路寬度全達標,“兩無”即慢行路權無侵犯、步道設施無佔用,四提升即環境提升、接駁提升、活力提升、智能提升。

“我們探索建立基於街道空間范圍的慢行林蔭規劃、建設、管理維護工作推進新模式,構建慢行林蔭道路動態評估體系,研究建立慢行林蔭道路實施效果動態評估體系,擬每半年對道路林蔭推動工作進行動態評估,並動態實時調整慢行林蔭路行動計劃,實現整體效果提升。”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林蔭道路的管理方面,將打破多元分割管理模式,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據介紹,根據道路情況,西城區將持續開展三類道路整治。第一類,針對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道路,側重於整治提升工作,主要通過增設道路標識、開展違法停車治理等,保障路權,完善管理機制﹔第二類,對於存在一定問題的道路,側重於綜合改造,主要是通過斷面優化、增加步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空間等改造措施,優化出入口,消除問題與矛盾節點﹔第三類是新建道路,將按照慢行林蔭路的標准要求進行規劃和設計,從源頭上為慢行交通提供優質、連續的出行環境。

記者了解到,目前蓮花河濱水綠道已開展慢行林蔭健康街道改造,通過美化街道綠化景觀、優化道路斷面設計、提升配套服務設施、設立沿河景區四大措施,盡最大可能滿足區域內居民使用要求,並有效提升區域整體景觀環境品質。

鼓樓西大街是修建元大都時,根據什剎海的位置而規劃出來的一條斜街,全長1.7公裡,充分保留老北京獨特市井生活文化,安靜、悠閑的生活基調。據介紹,這條大街擬通過拆違整治及立面提升、中小型電箱改移、交通停車綜合治理、綠化景觀、文化品質等9個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打造人行優先、人車共存的穩靜街區。

負責人指出,隨著林蔭計劃的實施,西城區將實現慢行林蔭全覆蓋、慢行出行品質提升,將逐步建成步行、騎行安全通暢,道路林蔭連續優美、環境宜人,道路空間有活力,步行和自行車友好通行的健康城區。

打造6條“悅動騎行+活力健步”線路

除了“慢行”,西城區還將結合核心區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6條“悅動騎行+活力健步”,串聯各文化節點、商務辦公、居住生活等重要功能區,滿足居民日常通勤、健身休閑等出行需求。

記者了解到,6條線路分別為“什剎海鼓樓歷史文化騎行路”,串聯老城和新中國歷史文化景區,服務於居民游客﹔“西黃城根便民生活線路”,串聯居住區和學校醫院等,服務於居民﹔“金融街商務休閑線路”,串聯商務辦公和學校等區域,服務於居民游客﹔“金科新區商務休閑線路”,串聯商務辦公和學校等區域服務於居民﹔還有串聯國家中央單位的“三裡河行政辦公線路”﹔以及串聯南城和濱水空間的“南護城河內環路林蔭景觀廊道線路”。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