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半年騰退超160公頃 新增綠地140余公頃

2020年07月10日18:27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 今年以來,朝陽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上半年,拆違實現“場清地淨”152.5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63.39公頃,城鄉結合部改造騰退128.73萬平方米。騰退的土地大部分用於“留白增綠”,實現綠化140.4 公頃。同時持續開展175條背街小巷精細化環境整治提升,已完工100條。朝陽區通過疏解、整治、提升,助力區域減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疏解整治力度不減 152.5萬平方米區域實現“場清地淨”

近日,朝陽區王四營地區的居民們十分高興和期待,距離他們的居住地不遠處的豐雙鐵路沿線正在緊張施工,以往“臟、亂、險”的4000余間違建房屋全拆干淨了,未來將建成公共綠地,“違建住房變身道路綠廊”成為居民們最津津樂道的談資。

據悉,這處拆違區域位於王四營地區豐雙鐵路東側中鐵海泰東區,佔地面積約3.3萬平方米,包括樓房27座,房間約4000間。此前,該區域治安亂象頻發,環境臟亂差,存在安全隱患。2020年,該區域被列為朝陽區重點整治提升區域。王四營鄉自1月啟動該區域騰退工作,4月8日正式啟動拆除工作,經過為期兩個月的緊張施工,目前基本拆除完畢,后續逐步完成綠化,為淨化廣渠路沿線、美化新地區環境、優化大城市形象描繪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今年上半年,朝陽區保持違法違規行為整治高壓態勢,金盞、管庄等重點區域帶動拆違並實現“場清地淨”152.5萬平方米,全面創建基本無違法建設街鄉穩步推進。

針對類似於王四營豐雙鐵路沿線等人口密集、環境臟亂差的城鄉結合部地區,朝陽區加快推動城鄉結合部改造和整治,助力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十八裡店、高碑店、黑庄戶等鄉帶動拆遷騰退128.7萬平方米,綠化111.7公頃。同時聚焦城市精細化治理,朝陽區今年上半年整治無証無照經營單位312家、佔道經營重點點位146處。

此外,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朝陽區今年上半年退出8家一般制造業企業,疏解2家農村地區商品交易市場,清理整治28個出租大院和公寓,壓縮11家教育培訓機構,規范社會辦園27所。“今年我們更加注重常態長效,堅持精耕細作,以動態清零為目標,推動各項治理由集中整治向長效管理轉變。”朝陽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優化提升“組合發力” 公園連綠成片為群眾增綠

城市景觀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城市發展的綠色轉型,“出門見綠,森林進城”的綠色健康生活離朝陽群眾不再遙遠。今年上半年,朝陽區積極推進“大尺度綠化”,著力強化城市生態空間織補和生態修復,完成留白增綠140.4公頃,“天藍、水清、土淨、地綠”的大美朝陽正徐徐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在朝陽區孫河鄉孫河村,孫河郊野公園連接了孫河地區植樹紀念林、榆悅灣公園、孫河鄉造林地等多個轄區綠地,建設范圍總面積289.51畝,分南北兩個區,設有老年活動廣場等多個活動空間,開園后將成為北京東北區域的“郊野公園環”上的新亮點,附近居住區和產業園區的數十萬群眾將感受到濃濃“綠意”。

在朝陽區平房鄉,利用疏解拆遷騰退土地建設的京城梨園(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生境示范區、生境體驗區、都市休閑區、都市景觀區和入口服務區五個區域特色鮮明,項目建成后即為距離朝陽北路定福家園居住區、黃渠新村回遷安置房最近的公園,滿足附近居民“出門進園”的美好期待。

“每增加一處綠色空間,附近的居民都將成為最為直接的受益者。”朝陽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從為群眾增綠的角度出發,今年上半年,朝陽區建成杜仲公園二期等6個公園,總面積4161畝,並加快建設金盞森林公園、豆各庄城市公園等6個在建公園,總面積達2560畝。與大公園配套的一批口袋公園、小微休閑綠地也同步建設中。“大公園套小公園”,多個公園連綠成片為朝陽群眾增綠添彩。

除了建設公園外,朝陽區還聚焦重點區域整治提升,加快推進廣渠路沿線環境整治、壩河景觀廊道、亮馬河四環以上段景觀廊道建設。持續開展5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22棟樓節能保溫、綜合整治正加快推進。140處人防工程環境實現提升,175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有序實施。加強疏解騰退空間利用,整合用好閑置空間和零散地塊,建成十裡河體育中心、吉利大廈立體停車樓等一批體育、停車、養老等服務設施。

在便民配套設施方面,朝陽區重點抓好便民網點建設,結合疫情防控,統籌轄區居民生活需要,優先補建便民商業設施基礎弱、缺口大和市民訴求強烈的區域,建設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等便民網點69處,把安全、健康、新鮮的食品送到居民身邊。

據朝陽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朝陽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總體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下半年將堅持“穩”字當頭,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好疫情防控與專項行動開展,科學、系統謀劃新一輪“疏整促”專項行動,加快推動減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貢獻朝陽力量。

(責編:高星、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