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力有效贯彻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空港街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广泛宣传、落实落责,大力推进党建引领,提升物业“三率”工作成效,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党组织覆盖率和物管会、业委会组建率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率先垂范。物管会中,党员数占总人数的63%,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截至目前,空港街道已建成8家业主委员会和26家物业管理委员会。
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
街道共开展6次《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专题培训,培训人群涉及辖区42个物业项目负责人、物业专员,通过对《条例》的学习,明确职责分工,提高思想认识。为各物业企业印制《物业政策法规文件汇编》,要求各物业工作人员全面学习,掌握重点。
同时制定了《空港街道物业管理工作宣传实施方案》,要求各社区居委会每周六联合物业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全力普及相关知识,积极倡导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深化督查检查,提升服务水平
依据《条例》制定检查清单,定期对各物业企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物业企业176家次,发现并解决问题400余个,要求物业企业及时上账销账,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复查。
落实赋权职责,完成备案工作
为落实相关工作要求,空港街道率先开展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工作。作为北京市住建委指定的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工作试点单位,积极承接此项工作,通过开设备案端口、培训学习等多项措施,完成3家物业企业服务合同备案工作。
通过落实街道备案职责,不仅缩短了物业企业备案工作的办理时间和物理距离,更增强了街道对物业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使“看得见、管得着”成为常态。
业委会、物管会积极发挥作用,做好居民与物业企业的“中间人”
米兰花园小区因物业管理工作不到位,园区基础设施维护不到位,居民问题得不到物业及时响应,导致社区居民对小区管理不满情绪强烈,投诉量居高不下。物管会成立后,街道、社区和物管会三方联动,组织业主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决定选择物业企业,并授权物管会与物业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在街道、社区、物管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的物业公司已于2021年1月顺利入驻。
丽斯花园小区成立业委会较早,一直以来,业委会与物业企业配合良好。业委会积极推动改变园区会所经营性质、更换园区外围墙防盗电网和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业主自治组织作用,2020年物业费收缴率达99.7%,形成物业、居民双赢模式。
下一步,针对《条例》要求,空港街道将进一步修订对物业企业的《考评办法》和《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不断开拓工作思路,邀请评估、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物业管理和服务活动,提供更加公正、专业的服务,做好群众的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