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加快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29个在建科学设施平台2025年前将建成投用 

2021年01月13日07: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怀柔加快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北京市怀柔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今天开幕。2020年怀柔科学城“科学+城”的城市框架全面扎实起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怀柔区“两会”记者见面会上了解到,今年怀柔区将全面谋划科学设施集群建设,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将崭露头角,怀柔科学城将与国际会都、中国影都同频共振。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伍建民表示,到2025年怀柔科学城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29个在建科学设施平台

2022年至2025年相继建成投用

伍建民介绍,今年,怀柔区将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建设。同时,全面谋划科学设施集群建设。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将加快在建29个科学设施平台的建设,力争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和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脑认知机理与脑机融合交叉研究平台、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配套综合实验楼和用户服务楼主体工程完工。力争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总部、介科学与过程仿真交叉研究平台、北京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等4个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和11个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土建工程完工。

“落地怀柔的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经率先进入了科研状态;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1月完成了主体钢结构施工,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完成土建工程的90%;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目前设备正进行安装调试,预计今年6月可具备试运行条件; 子午工程二期土建工程完成85%,预计6月土建工程完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预计年底土建工程完成90%。”伍建民介绍,在建的29个科学设施平台,将相继在2022年至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怀柔区将积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建设,加快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培育硬科技加速器集群

规划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

今年也是怀柔科学城硬科技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崭露头角的一年。据悉,怀柔科学城将培育硬科技加速器集群,探索将具备条件的科学设施赋能为硬科技孵化平台,加强科技服务,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引导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聚焦物质材料、生命健康、商业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独角兽、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

去年6月正式成立的以丘成桐院士领衔的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该研究院已正式实体运行并成立博士后分站。“目前已入驻科研及行政办公人员44名,开展了104场学术研讨活动。”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数学研究院将依托清华数学现有力量、综合利用清华大学相关优势学科,在丘成桐院士的带领下,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应用数学科研机构。2021年,应用数学研究院计划设立包括金融数学、AI与大数据、区块链与隐私保护、图像科学与工业数学、应用物理、统计方法与数据科学等应用数学及数学交叉科研团队;每周交替开设代数、后量子密码、动力系统、概率等方向讨论班,预计将举办100余场。“同时,稳步推进两个项目:‘当代数学史/科技史大师讲坛’和中国arXiv项目。”怀柔区科委副主任司卫华介绍。再如,去年11月成立的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重点聚焦科研仪器、传感器、新材料三大产业方向,围绕高端仪器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场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制的创新链条,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一批行业前沿的研发、中试和检测平台,孵化培育30家硬科技企业。

怀柔还将规划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推进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全面实施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建设,启动智能微系统孵化平台、硅基光电子模块系统等建设,培育集研发设计、工艺开发、精密制造、测试验证于一体的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生态。推进庙城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实现高端重卡H6项目建成投产,聚集延锋海纳川等一批高附加值项目。

布局城乡全域应用场景

健全创新成果转化资金政策体系

今年,怀柔科学城应用场景项目建设也将初露锋芒,怀柔科学城将推动科学设施运维和科学仪器国产可替代应用场景开放,推动科研服务业、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等硬科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全域应用场景,搭建与科学设施建设相匹配的产业技术迭代平台,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迭代验证平台论证建设。

此外,怀柔科学城将积极吸引科技领军人才、产业技术核心团队和科技经纪人在怀发展,服务好中科院全时科研团队、青年科研人员和国科大本科生入驻。用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北京)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健全“从0到1”和“从1到10”的创新成果转化资金政策体系。

“现在对成果转化的扶持政策体现在多方面,首先在资金上,怀柔推动怀柔仪器公司、创业黑马等机构合作成立股权直投基金,建立基金项目储备库,引导科学仪器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争取在今年上半年设立怀柔仪器和传感器股权基金,主要投向高端仪器、传感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命健康等领域,重点关注具备国产替代进口潜力的偏早期的科技项目。同时,怀柔区也在积极研究设立硬科技产业发展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放大基金规模,助力怀柔硬科技产业发展。其次在政策上,加快推进《怀柔区硬科技产业团队支持办法》落地,对硬科技产业技术团队给予支持,获评团队可得到资金支持,优先享受落户居留、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怀柔区经信局副局长沈志欣介绍。

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科学设施平台建成后将开展科普教育

根据测算,到2035年,怀柔科学城就业岗位总量约22万个,其中科技创新相关岗位、城市服务相关岗位各占1/2。居住人口总规模约26万至28万人,其中规划常住人口23万人,短期到访人口3万~5万人。为做足“科学+城”文章,聚焦科研人员多元需求,怀柔将持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今年,怀柔科学城推动城市客厅A地块加快建设,实现B、C地块和怀北科学小镇开工,打造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城市服务中心。推动一零一中学怀柔南校区扩建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和国际部建设,推动怀柔医院二期竣工、国际部投用和妇幼保健院迁建开工,确保雁栖首座、翡翠华庭、水岸雁栖一期建成交付,加快府前龙樾、山水首府等建设,增加高品质商品房供给。提升市郊铁路怀密线、通密线、京沈客专怀柔南站公交接驳能力,打造便捷交通体系。力争起步区综合管廊主体完工。

伍建民还提到,怀柔科学城将与国际会都、中国影都同频共振,将在科学教育、科技旅游、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会议会展、展览展示等方面协同发展。他还透露,怀柔科学城目前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和科技研发平台,未来建成后将开展科普教育,面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开放,成为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一些科学设施平台在进行科研设备安装调试时,就已经在考虑参观的路线和区域。”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责编:尹星云、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