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有我”再出发 第二期未来回天论坛举办

2020年12月14日14:49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12月13日,华北电力大学举办以“回天有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为主题的第二期未来回天论坛,此次论坛聚焦“回天有我”多方参与升级策略,探讨“十四五”期间回天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路径及建议。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华在开场致辞讲到,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回天治理研究院以来,致力于参与回天治理,积极开展回天治理论坛、未来回天论坛、“百生百社”调研等系列研究实践。华电等高校智库将继续发力,打造多方参与共同体,在改革创新中推进回天治理内涵式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回天治理研究院院长苑英科作主旨发言,他表示要以培育积极情感、增加社区粘性为立足点,以居民的人力投资、基层治理的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的系统构建为重点,在人力投资战略上“用智”、在实验创新战略上“引智”、在教育先行战略上“育智”,推动人力资本、心理资本正向积累,深化“回天有我”创新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刘妮娜从回天有我的构成、关系、经验、问题、建议五个维度,提出未来基层社会治理需着重发展党组织、业委会、社会组织,进一步明确行政、社会、市场三方关系,引导居民在利益及情感关联中生成互助共同体。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朱然聚焦社会治理责任分担,提出从机制上让居民真正在社区“当家”,引导居民从“局外人”变成“主人翁”,从“要我治理”变“我要治理”。

圆桌论坛环节由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积堂主持,6位嘉宾聚焦社区居民、报到党员、青年才俊等身份,讲述“小我”故事、探讨“大我”未来。

北京科技大学统战部部长张颖作为龙泽苑社区居民、报到服务党员,认为社区党支部在带领社区居民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核心在党建,重心在骨干,中心在统筹。

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多介绍了回天地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阶段性成果,从孵化现场、孵化内容、孵化对象、孵化平台四个方面对未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出规划设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商楠从发挥青年才俊参与回天治理视角,认为可以通过授权、赋能加大枢纽型社会组织支持力度,发挥其以点带线、连线成网带动作用,引导青年才俊有序参与社区建设。

首开集团天岳恒公司党委常委任姣提出践行“党建+”治理模式,探索通过建设大数据中心推进智慧物业,打造创新型、智慧型社区生活服务企业,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助力回天基层社会治理。

北京同学都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梁峰表示未来将深化“回天有我、教育为先”理念,打造民办教育培训高地,从回天的孩子们抓起,培育下一代“回天家园”意识。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张林江聚焦基础设施、社区服务和社区组织化程度当前面临的三大困境,提出通过社会组织补充公共服务标准化供需、通过市场化服务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供需,精准推进大型社区治理。

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冯志明表示,深化“回天有我”创新实践,希望各级党组织、居民、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继续参与支持回天治理,以满足群众需求来践行治理初心,全方位激发多方参与来转变治理思维,推进短板治理、存量治理、均衡治理、精细治理、结构治理来理清治理逻辑,坚持多维度客观全面审视来找准治理视角,持续开展城市体检、社区发现来挖潜治理空间,既久久为功又时不我待、完善机制科学安排节奏来提高治理效能,努力构建人人参与、多方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责编:尹星云、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