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各类金融机构超3200家 金融业成第三大支柱型产业

2020年11月25日21:17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25日电(董兆瑞) 今天上午,海淀区召开“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金融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五年来,海淀区金融业增加值从500亿元增长到上千亿元,年均增速达14.8%,占全区经济比重达到12%,成为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型产业。

“近年来,国新财务、航发财务、科创母基金、卢森堡国际银行北京代理处等重点机构相继落户海淀,由传统金融、新兴金融以及各类金融要素组成的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刘建民说。截至目前,海淀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总数超过3200家,其中涵盖40余家金融总部机构、27家财务公司、800余家私募股权投,各类金融要素不断聚集。

海淀成立全国首家企业续贷受理中心

海淀区拥有15万家左右的科技企业,包括了1万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万多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还有占全国近五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面对数量众多的市场主体和庞大的融资需求,海淀区聚集了以40多家服务科技企业为特色的科技分支行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推动开展了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服务创新。”刘建民表示。

其中,海淀区中小企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首开中小企业集合授信先河,双方签署了总额20亿元的纯信用贷款集合授信协议,签约至今已有近千笔中小微企业低成本的信用贷款成功发放。去年8月,海淀区政府联合北京市银保监局设立全国首家企业续贷受理中心。“通过银行保险机构派驻人员集中办公,为小微企业现场提供续贷受理审批及其他投融资服务。”刘建民说,“首期吸引了15家银行入驻,在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的标准流程等方面先行先试,旨在打造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北京样本’。”刘建民透露,接下来,海淀区将推动续贷中心二期建设,建立健全续贷中心配套体系。

“一企一策”贴心服务近千家企业上市挂牌

目前,海淀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3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58家,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区)首位。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已经助推15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第一批创业板注册制审核通过企业谱尼测试成功上市。此外,还有600多家三板、四板挂牌企业。

记者了解到,“战时”工作机制是去年海淀区为保障驻区企业登陆科创板创造性地构建的新型工作机制。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丁朝霞介绍,自去年3月23日上交所开通审核通道至7月22日首批科创板企业集中上市的近百日会战中,海淀区金融办遵照科创板定位及上市标准,精确筛选后备上市企业、动态更新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实时跟进企业上市申报进展,全天候解决企业上市问题,全方位加速企业上市进程,走出了一条服务保障科创企业上市的样板之路。

同时,海淀区密切关注企业上市以后的发展情况,为帮助解决民营科技型上市公司因股票质押问题出现流动性困难,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成立百亿纾困基金,构建以“一个资金池,多个运行平台”为主体的“股+债”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工作体系,用市场化方式支持上市企业健康发展。

金融科技抢先“起跑” 聚集360余家重点金融科技企业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快速变化,金融服务创新要求越来越高。”刘建民说,为有效增加和完善金融产品供给,2018年以来,海淀区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联合西城共同建设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推动科技与金融相互理解、相互融合、相互赋能。“我们通过开展金融科技产业‘八个一’工程,打造了中关村论坛金融科技平行论坛、金融科技会客厅等品牌项目,孵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和领军企业。”

截至目前,海淀区金融科技和专业服务机构达2400余家,包括20多家上市企业和11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由清华大学姚班师生设立的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公司,创业至今两年时间已经成为了行业翘楚。”刘建民说,“这种以前沿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创业模式正是海淀金融科技产业最大的特点,也是海淀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生动体现。”

接下来,海淀区还将进一步探索科技金融发展路径。刘建民表示,海淀区将以“两区”建设为契机,叠加科创金融试验区政策红利,进一步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做实做强“海淀创新基金系”,打造创业投资聚集区,同时深化续贷中心建设,推动符合科技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模式创新,着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

目前,海淀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全国创新资本中心、企业上市发展中心、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创新基金系”和金融领域创新合作伙伴关系为“四梁八柱”的发展格局。未来五年,海淀区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效能,提升“海淀板块”含金量,积极推动硬核科技企业登录科创板,力争年度新增上市企业20家以上,培育百亿级、千亿级企业5-8家。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