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揮科技創新人才支撐作用 高質量建設“未來之城”

2023年07月07日17:2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李博)7月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召開“科技創新人才建功副中心”新聞發布會,5位奮戰在副中心一線的科技尖兵、創新人才代表分享了他們在副中心這片熱土上踐行初心使命、揮洒青春汗水、實現自身價值的故事。他們從“科技創新”視角進一步解讀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密碼,向社會傳遞了副中心尊重科技人才、用好科技人才,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這些天驕陽似火,北京城建900多名建設者在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現場揮汗如雨、搶抓施工。在這個超級地下工程建設中,北京城建集團建筑工程總承包部副總經理、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02標段項目經理李金和帶領團隊採用地連牆和局部止水帷幕相結合的設計,攻克止水沉降難題,保証了施工基坑安全。

由於面臨“超深、超大、超長”基坑,為確保施工安全,項目團隊決定採用“蓋挖逆作”法。經測算,僅李金和所在標段產生的土方量就達到180多萬立方米,其中通過“蓋挖逆作”法挖出的土方量達80多萬立方米,幾乎能填滿半個昆明湖。目前,副中心站02標段主基坑區域主體結構已實現封頂,進入屋蓋、二次結構、裝飾裝修等工序施工。

城市副中心三大新地標——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將於今年年底亮相,其中副中心劇院是三大建筑中體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工程。面對超高標准和“超級工程”施工挑戰,北京建工集團城市副中心劇院項目總工程師付雅娣表示:“沒有先例,我們就要創造先例。”

付雅娣與團隊借助“BIM+智能建造”技術,成功完成了劇院舞台塔混凝土整體澆筑,將工期縮短了30天。構成“帷幕”造型的4134塊折疊鋁板幕牆,每一塊都擁有唯一的尺寸和造型,付雅娣率領團隊完成BIM模型構建,“去年年底,我們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外立面施工,所有板塊嚴絲合縫、分毫不差,‘文化糧倉’典雅亮相。”

2021年9月20日,北京環球影城開園,成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標。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設計院副院長張慶利參與了環球影城規劃設計和建設工作。

“打造環球影城世界上第一個‘功夫熊貓’主題IP,並沒有任何可參考的先例。我們深挖功夫熊貓電影的故事線和場景,從一磚一瓦到每個場景,從一幀一幀的影像到聲光電結合的效果,從天馬行空的構思到付諸施工的圖紙,不斷探討改進,不斷創新,最終確定了主題。設計圖紙達到了1萬4千張,我們運了兩卡車才送到工地。”張慶利說。

在城市副中心地下,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正全力推進建設,7.4公裡盾構隧道最大埋深達75米。中鐵十四局集團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五標段盾構經理孫長鬆負責西線隧道盾構施工管理,“我們量身打造了國產最大直徑16.07米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取名‘京華號’,並結合工程地質情況首次應用超大直徑常壓刀盤、智能預測換刀等核心技術,實現超大直徑盾構裝備智能化設計制造。還在行業內首次應用超大直徑盾構同步雙液注漿工藝,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孫長鬆說。

歷時25個月時間,“大國重器”京華號成功攻克了55個地上風險源,完成7336米地下穿越,地層沉降始終控制在毫米級,確保了隧道結構質量和安全。2023年6月28日,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貫通。

在城市副中心南部的永樂店鎮,西槐庄科技小院於2020年11月揭牌成立,中國農業大學3位指導老師和6位研究生進駐,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生張曉恬擔任科技小院院長。 “我們全程參與農業種植管理,為農民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提供技術指導,現已達到了節水、節肥、節省大量勞動力的目的,還保証了農產品綠色無公害。”張曉恬說。

農產品種出來了,能賣得出去才是關鍵。張曉恬說:“我們幫助村裡建立了微店,在優化店鋪、打包、裝箱、發快遞等各個環節全程參與。現在我們微店已經步入正軌,有了相對穩定的粉絲群,銷售額也在穩步提高。”

西槐庄曾是集體經濟薄弱村,2021年科技小院為村裡引進番茄和其他果蔬作物新品種,幫助村集體增收34萬元。2022年除對現有品種進行升級改造外,科技小院在秋季又引進鮮食玉米,年收入達到70萬元,與2020年相比,村民收入翻了5倍。

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表示,在城市副中心,堅持創新驅動、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充分發揮科技尖兵在高標准建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經成為一條重要的原則和經驗,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科技成果,涌現出一批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先進典型,展現了副中心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樣板城市應有的精神氣質。“讓我們共同牢記初心使命、勇於開拓進取、勇攀科技高峰,持之以恆把創新精神和科技力量運用到副中心規劃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全部過程,不斷加快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步伐。”胡九龍說。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