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一線調研丨北京房山區南廣陽城:契約治村實現不訴自辦

馬亮 李博
2023年02月17日09:5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初春時節,萬物復蘇,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記者日前走進北京房山區拱辰街道南廣陽城村,刷臉進門,地面找不到痰漬,車輛停放井然有序,沒有一處私搭亂建……刷新了人們對農村回遷小區的傳統印象,曾住進商品房小區的村民又悄悄搬了回來。

南廣陽城村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人民網 李世奇攝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在京郊農村城市化和鄉村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房山南廣陽城村探索出“黨建引領、協商民主、契約治村、不訴自辦”的治理方法,不斷完善小區管理各項制度,形成首都基層治理的“廣陽經驗”。

村規民約商量定 眾人社區眾人管

小區宣傳欄內張貼著村民自治章程。 人民網 李世奇攝

在南廣陽城村宣傳欄裡,張貼著《南廣陽城村民自治章程》,最醒目的是結尾處有43個村民的簽名,每個人名字上都按了一個紅彤彤的手印。

“這個‘自治章程’是我們治村的‘總綱’,在小區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村治理之路就是從這份民主集中、協商共治的契約開始的。”談及《南廣陽城村民自治章程》的由來,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石印起打開了話匣子。

時間回到2010年,由於軌道交通建設需要,位於房山東南部的南廣陽城村整村拆遷。回遷房小區建成后,共有3棟樓360套房。隨著搬遷上樓,居民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都將產生巨變,如何管理好新家園,實現傳統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變,這個基層治理新課題擺在石印起面前。

石印起認為,在南廣陽城村城市化進程中,不論是拆遷、住宅樓建設,還是回遷社區治理,在涉及村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上,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不搞一言堂,不能拍腦袋決定,更不能“包辦”,而是從居民共同利益出發,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區管理,“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自家人管理自家社區,這樣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才能讓群眾心服口服。”

南廣陽城村人口585人,他們構成了治理的主體,村“兩委”班子組織開展“大家希望新家園管成什麼樣”的大討論。拆遷過渡期,村民分散住在39個地方,黨員和村民代表一家一家走訪征求意見。

“車輛不要亂停亂放”“不能在小區裡種菜”“不要隨地吐痰、亂扔煙頭”……村民們積極建言,一條條意見被收集、整理,再反饋給村民征求意見。石印起回憶說:“歷時兩年零四個月,經過充分討論,反復協商,不斷修改,最終形成了大家都認可的新村規民約——《致村民的一封信》,共8章25條,包括停車管理、環境保護、衛生管理等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

《致村民的一封信》經43名黨員和村民代表舉手表決后通過,回遷時,全村18歲以上村民逐一“簽字畫押”生效。43枚手印,117份約定,585顆心,他們共同議定治理契約,隻為創造一個共同向往的整潔、和諧、有序的家園。

一位南廣陽城村村民說:“協商民主喚醒了基層社區治理主體,這份村規民約堪稱我們的‘小憲法’,成為小區管理的基本依據,大家都心甘情願地接受它,也讓我們村從此走上了契約化管理之路。”

帶頭守約踐承諾 黨員干部作表率

雖然契約有了,規矩立了,但真正執行起來,卻並非易事。南廣陽城村推行“一人一戶一族”網格管理制度,借助親屬關系進行社區管理。石印起介紹,村“兩委”成員、共產黨員、村民代表人人都是一面樹起的旗幟,他們以身作則,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對親屬進行嚴格管理,不包庇袒護違規行為。

一名村支部委員的親戚在小區地下車庫吸煙,支部委員非但沒有為其說情而是嚴厲批評了他,並讓其按規定交了罰款。還有黨員督促侄子交“違約金”,村干部監督弟弟交罰款……所有黨員干部遵守承諾,無論誰違反了規章制度都要接受處罰,不講情面,不打折扣。

“承諾了就要堅決做到,我們村干部、黨員發揮帶頭作用,凡是議定的規章制度,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執行﹔凡是要求村民做到的,村‘兩委’成員必先做到。”石印起說,南廣陽城村以個人帶“小家”,再以“小家”帶“大家”成為新風尚,群眾對各項規章制度心悅誠服。

石印起介紹“黨員責任區”。 人民網 李世奇攝

記者在南廣陽城村發現,小區每個單元門口都挂著一個帶有黨徽標識的紅色牌子——“黨員責任區”,上面印有該單元的責任黨員姓名和聯系電話,他們亮出身份,在擔當監督責任的同時,還要了解民情民意,及時反映群眾意願,達到“自己的問題自己化解,問題不出小區”的目標。

把小事當大事辦 群眾冷暖放心上

小區升級智能門禁系統。 人民網 李世奇攝

在南廣陽城小區門口,需要刷臉才能進入,訪客進出還需辦理登記手續。2018年8月,小區啟用門禁系統,最初為村民配備了門禁扣。然而,由於門禁扣體積小,易丟失且可復制,給小區帶來安全隱患。

村“兩委”班子決定為小區門禁添加人臉識別系統,並同步將監控探頭從48個增至107個,實現小區全方位無死角監控。“以前得從兜裡翻出門禁扣,現在直接刷臉進門,快速便捷。”村民們給新智能系統點贊。此外,這套系統在疫情防控中也發揮了獨特作用。

“其實小區事務絕大多數屬於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卻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質。”一位村民說,村“兩委”把群眾冷暖放心上,通過微創新做好一件件小事,解決的確是城市治理應該解決卻又沒解決好的大問題,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一位村民代表說,誰家灶具打不著火了,誰家瓷磚破損了……一個電話就會來人解決。社區水電工楊付回憶說,有一天,一戶居民家的水龍頭漏水,當時正值做晚飯的時間,他和一名村支部委員接到電話后不到5分鐘就趕到了村民家中,很快就修好了水龍頭。村支部委員說,村民的事兒再小,也是大事。換個水龍頭事兒不大,但影響到了村民生活用水,那就是大事。

南廣陽城村在城市化進程中,創新探索協商民主、群眾自治的治理方式,從契約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每家每戶做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單元門,大事不出村,實現基層治理不訴自辦。據房山區拱辰街道工委書記楊海峰介紹,自接訴即辦熱線開通至疫情發生前,南廣陽城村12345熱線派單保持零記錄。(實習生趙璟卓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