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鄉村振興看北京”系列報道

山旮旯兒裡有個“國際村”

董兆瑞
2022年11月02日14:1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在京北的群山懷抱之中,有一個僅有1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站在村中抬頭望去,逶迤的慕田峪長城近在咫尺。這裡是北京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山村雖小卻是有名的“干淨村”“國際村”,擁有50余家鄉村民宿和2家高端精品酒店,每年迎來幾萬游客到此落腳小憩。

巍峨的長城腳下,一間間特色民宿點綴在山谷間。夜幕降臨,燈火照亮了山谷,與無垠的繁星“對視”......今年9月,北京市文旅局首次發布“北京——不可不去的村庄”榜單,北溝村榜上有名。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深山小村,到“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北溝村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北溝村精品民宿。懷柔區渤海鎮供圖

筑巢引鳳 窮山溝走上富裕路

“北溝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生態條件,近3000畝的山地資源為板栗種植提供了天然場所,同時又背靠國內外知名的慕田峪長城,因此我們確立了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業和特色旅游的產業發展思路。”北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全介紹,目前,北溝村共種植板栗2400畝,板栗成為該村支柱產業之一。到了每年六月栗花盛放的季節,漫山栗花飄香,沁人心扉,引得眾多游客慕名前來。

找准發展定位,還要營造發展環境。十余年來,北溝村持續在環境治理上下大力氣,實施“柴草”進院、旱廁改造、河道治理等,村子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此外,北溝村投入200余萬元用於硬化山間步道、增加夜間照明設施等,著力為村民打造整潔舒適的村居環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依托干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濃郁的鄉土特色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北溝村成功吸引了不少國內外的游客。近年來,共有13戶外籍居民到北溝村投資、居住,薩洋和唐亮就是其中的一對設計師夫婦。他們租下了北溝村曾經污染嚴重的琉璃瓦廠房,讓廢棄的磚塊、瓦塊變廢為寶,做成五顏六色的琉璃小道、琉璃牆壁,改造成了鄉村精品民宿,並取名為“瓦廠”。

在琉璃瓦廠基礎上改造而成的“瓦廠”精品民宿。懷柔區渤海鎮供圖

經過精心改造的民宿,仍保持著外觀原貌以不破壞鄉土風情,在運營上也與一般民宿不同,瓦廠特別注重環保。客房不配備個人衛生用品,也沒有塑料瓶裝水,客人喝水需拿暖瓶去打。瓦廠給每位客人提供一雙手工制作的草拖鞋,並聲明歡迎客人帶走,如果客人已經使用過但沒有帶走,酒店就將拖鞋切碎,放入堆肥箱。

文化富民 火了村子富了農民

外籍居民不僅帶來了新的理念,也讓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最直觀的收益就是租金收入,從2005年的30年租金15萬,到如今一年租金30萬,北溝村的土地和房子在不斷升值。同時,外籍居民投資興業還招聘村民做日常打掃管理等工作,解決了一部分村民就業問題。借助外籍居民入住的名氣,北溝村也積極引導村民發展民俗旅游,在房屋設計上融入國際元素,不斷提升民俗旅游檔次,促進村民增收。

目前,全村已發展起民俗、民宿戶50余家,佔全村總戶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6月,京郊首家宿集民宿中心在北溝村成立,由此開啟京郊民宿旅游業集約化管理運營的新嘗試,並將利用北溝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熟的產業配套和優質的旅游資源,全力打造京郊宿集民宿品牌。

瓦美術館。懷柔區渤海鎮供圖

“這是京郊最文藝的村落之一。”在網絡上,北溝村的民宿品牌越打越響。如今,經常能看到衣著時髦的年輕人帶著相機在村中穿梭。在北溝村中心廣場,一面金色琉璃瓦牆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裡是去年正式亮相的瓦美術館。該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瓦美術館設置3個主題空間,名為“北溝的記憶”“北溝的現在”“北溝的未來”,將藝術的表現與北溝鄉村文化相融合,講述北溝村蝶變的故事。

“瓦美術館的開幕首展名為‘局部城市’,不局限於美術館內部,還借北溝村背靠長城的獨特地理風貌,貫穿村中民宿、酒店、村委會大樓、老年圖書館以及田野和公路,從漫山鄉野到山間長城,以公共藝術的形式呈現,討論藝術與土地、人群與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負責人說。

“原來藝術與我們這麼近。”對於很多村民來說,還是首次走進美術館。十多年來,經過村民們的努力,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在這裡破土,曾經的“北旮旯兒”蛻變為“特色花園式小山村”,成了洋氣十足的“國際村”。

近年來,懷柔區著力打造長城風情休閑農業精品路線,北溝村所在的渤海鎮憑借“長城文化+板栗產業+精品民宿”的靚麗名片,使鄉村旅游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如今渤海鎮擁有鄉村民宿384家,其中精品民宿187家,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全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等榮譽稱號,走出了一條旅游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特色之路,串起了城裡人的鄉愁和村裡人的好日子。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