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住有宜居的夢想照進現實
北京十年累計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85萬套
本報記者 鹿楊
房間寬敞明亮、交通便利快捷、配套一應俱全、租金低於市場價格……走出學校,走進“新家”,陳飛揚激動地說:“住有宜居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住有所居,方能安居樂業。2013年到2021年,本市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約85萬套(間)、竣工約75萬套(間),有效緩解了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及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在保障房制度的探索上走在全國前列。
租購並舉
保障房覆蓋更大人群
在北京,3000元左右的價格就能拎包入住一套獨立房間?能!而且申請這樣的住房不設收入門檻,無需戶籍要求,幾乎面向所有新市民和青年人。這就是集體土地租賃房。
過去十年,北京市緊緊圍繞“住有所居”目標,堅持租購並舉的保障方式——
租的方面,從廉租住房保障本市城鎮戶籍低收入家庭,到公租房、市場租房補貼保障本市城鎮戶籍中低收入家庭,再到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無房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保障人群范圍越來越大﹔購的方面,從經濟適用住房保障本市城鎮戶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到共有產權住房不區分戶籍,精准支持符合限購的剛需無房家庭首次置業需求。
“要讓住房保障發展成果惠及更廣泛人民群眾。”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障房保障對象的擴大是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方面,充分考慮到不同群體的住房條件、支付能力,也是不斷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體系和供應體系的結果。
拎包入住
保障房質量大幅提升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歷經十年的砥礪探索。
幾天前,從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畢業的陳飛揚,住進了北京首批青年公寓試點之一——平樂園項目。“我感到很驚喜,客廳裡還貼心地配備了書桌和書架。”他說。原來,項目團隊經過前期調研,發現許多畢業生都希望增設學習空間,便為他們量身定制了“書房”。不僅如此,在公寓樓一層,健身房、書吧、會客區應有盡有。
每年,臨近畢業季,找房是大學生們的大事,也是難事。今年,本市推出4個青年公寓試點項目,有近千間房源面向留京就業創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幫助他們邁好走出校門的“第一步”。
干淨明亮的房間、嶄新的家電、安全的嵌入式指紋開鎖,租到海澱區山樾嘉園小區單間公寓的應屆畢業生王堃潔激動地說:“現在這個位置距離我的單位路程不超半小時,能住進來我真的太幸福了。”
實際上,對於保障性租賃住房質量的要求,已經在今年4月寫入《北京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導則(試行)》。除此之外,北京也在全國率先發布實施了《公租房建設與評價標准》《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試行)》等標准。建立保障性住房規劃設計方案專家評審制度,推行裝配式建造、全裝修成品交房,實施綠色建筑行動,增設“試錯樣板間”……一系列舉措下,保障房的房屋質量已有很大提升,拎包入住也幾乎成了標配。
職住平衡
奮斗者實現安居夢想
毗鄰CBD就業聚集區,距離方庄、劉家窯地鐵站都很近,南三環旁的泊寓成壽寺社區是全國第一個投入運營的集體土地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距離國貿隻有8公裡,坐地鐵和打車都很方便。”李雯在這裡租住了將近兩年,她說,生活幸福感直線上升。
新版總規落地后,北京嚴格落實總規要求,按照“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和“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城市空間布局要求,統籌保障性住房與就業、交通的關系,推進保障性住房用地優先在軌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節點周邊布局,促進職住平衡。
未來,本市還將重點在“三城一區”和產業功能區周邊選址建設租賃住房,滿足更多就業人群、城市運行服務保障人員等群體的需求。“十四五”期間,北京計劃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更多奮斗者將實現安居夢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