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市前列 北京經開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創新示范區

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 (池夢蕊)全球首個14價HPV疫苗,全球首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的干細胞外用藥,全球首個開源開放智能網聯路側單元操作系統,中國首個iPSC來源細胞藥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中國首個本土孵化和獲批的全球首創原研藥……越來越多全球、全國首創的科技成果正在北京經開區孕育。
北京經開區致力於搶佔高精尖產業制高點,推動產業協同創新、跨界融合、群體躍進,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市前列,創新資源密集、創新活動活躍、創新成果豐碩、創新氛圍濃厚,科技創新指標實現大幅躍升。
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重組八因子藥物獲准上市,全球首個14價HPV疫苗進入臨床,國產首款自主研發新型抗CD20單抗上市……在北京經開區成長起來的神州細胞,正開啟新藥研發和上市的“加速度”,屢屢拿下“全國首款”“全球首創”,從而打破多個領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這是北京經開區自主創新實力的見証。尤其是針對掣肘產業發展和提升的關鍵核心技術,北京經開區勇擔使命,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突破重大領域發展瓶頸。“我們採取‘挂圖作戰’機制推動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工程’實施,實行‘月、雙周、周’三級調度機制,對作戰圖上的每個重點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完成一項消一項,切實做到重點項目如期保質保量推進。”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說,為最大限度激勵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對承擔“重大工程”的單位,給予研發投入支持。
與此同時,北京經開區積極部署創新發展戰略,科技成果層出不窮,自主創新水平顯著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經開區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數量11480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675件、是全市3.6倍,領跑全國經開區﹔重大科技成果屢獲嘉獎,近幾年來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45項,經認定的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699項﹔獲得多項國際、國內“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重組蛋白庫,擁有全球第一個獲取FDA認証的高能直線加速器、全球首張用於臨床診斷的致聾基因檢測芯片,一類新藥“羅沙司他”成為首個中國本土孵化和獲批的全球首創原研藥,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谷神星一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創造了中國民營火箭發展的新紀錄……
為加快推動關鍵領域的重大前沿創新突破,北京經開區下一步將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進一步聚焦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對項目的支持對象、技術方向和創新能力進行了准確“畫像”,包括具有原創性特點和形成市場領先產品潛力的技術、尚未掌握的核心技術、航空航天、創新藥等領域的關鍵性、突破性、顛覆性技術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