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微花園”搭橋 校地攜手探索鄉村社會治理新路徑

2022年08月26日17:2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 (董兆瑞)在北京市“百師進百村”鄉村振興活動、首都高校師生服務“鄉村振興”行動 、高碑店鄉政府和高井村村委會的共同支持下,26日上午,由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十七工作室侯曉蕾教授團隊發起的“微花園社會治理進鄉村”社區營造活動在朝陽區白家樓村舉行。活動邀請了熱愛園藝的白家樓村民共同參與共建村庄環境。

白家樓村緊鄰北京的東五環,是經過鄉村改造后的現代村,村中建筑多是二層獨棟小樓,房前屋后都有綠地。“目前,白家樓村總綠化面積有456畝,綠化率達51%,是北京美麗鄉村中聞名的綠色村。”侯曉蕾介紹,她曾率領實踐團多次來到白家樓村進行調研,歷時5個月編制了《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白家樓村百師進百村鄉村振興特色營造策劃方案》。

“白家樓是高井村下轄唯一的蔬菜種植村,村民至今保留著優秀的種植技術,即使搬村進樓很多年了,依然有不少居民喜歡在院落裡種植蔬菜和花卉。”針對白家樓的村庄特點,結合團隊優勢,侯曉蕾團隊為白家樓的公共空間提升規劃了近中遠三期發展目標,循序漸進地實現白家樓公共空間長期規劃。 “現在我們正在組織社區營造活動選取試點院落設計‘微花園示范園’,打造了6處模塊化方案,設計了鄉村微花園營造中心。中期我們計劃協助白家樓家家戶戶自主打造不同特色的花園,參與式設計共建‘鄉村微花園’。遠期將進行微花園提質,培育村民自家特色花園與特色園藝,打造白家樓‘花園銀行’。”侯曉蕾說。

有調動人體五感的“療愈微花園”,有可以食用又具有觀賞價值的“可食微花園”,還有利用生活舊物打造富有藝術氣息的“鄉村生活微花園”……針對白家樓院落的兩種戶型,團隊將微花園營造種類進行分類,共有六種特色鮮明的類型。在活動現場,侯曉蕾為村民代表講解了白家樓院落提升方案,並廣泛吸納村民意見建議,旨在形成自下而上的參與式工作坊。“以人和生活的角度進行鄉村‘微花園’參與式景觀設計,以設計治理推動鄉村發展,這既是一種‘場景藝術美’的打造,又是一種鄉村社會治理的提升。”侯曉蕾說,“我們通過引導居民建立園藝興趣小組,講解鄉村微花園營造中心的‘種子驛站’居民公約,培養居民的奉獻精神,增強社區凝聚力,激發社區活力,調動居民對社區公共空間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積極性。”

本次活動中,侯曉蕾還帶領村民體驗了舊物改造盆栽制作,了解植物的習性分類以及正確的移栽植物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居民參與建設微花園的積極性。“通過這種線下園藝活動,以花草為媒介,增進鄰裡之間的溝通交流,豐富白家樓人文氣息。”她說,“本次活動只是一個開端,后續還將通過參與式設計、參與式共建再到后期的養護,推進微花園社會治理進鄉村。”

高井村黨總支委員、白家樓黨支部書記龐文霞表示,此次微花園社會治理進鄉村活動,是尊重村民意願前提下循序漸進改善鄉村環境的舉措,未來將引導高校以多種方式參與白家樓村庄環境的治理,探索鄉村共建新模式,帶動更多村民自發參與到鄉村景觀提升和環境美化中來,提升白家樓的社會基層治理能力。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