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北京專家對口幫扶 雄安建起首家“兒早”中心

讓新區孩子享受更好的早期健康管理服務

2022年07月17日08:5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新區孩子享受更好的早期健康管理服務

  本報記者 李如意

  “雄安三縣的老百姓,如果嬰幼兒遇到問題,都會想到容城婦幼。嬰幼兒定期體檢的觀念已經形成。”北京婦產醫院專家團隊隊長、容城婦幼保健院院長董文朝如是說。3年前,董文朝與同事在容城婦幼創立雄安新區第一家兒童早期發展中心。該中心面向新區三縣0-3歲兒童,為他們提供專業性的體檢、篩查、測評和養育指導,累計服務當地兒童34000人次,備受當地群眾好評,已成對口幫扶雄安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一張新名片。

  2018年10月,北京婦產醫院與容城縣婦幼保健院正式簽署對口支援幫扶協議。剛來容城時,董文朝去村民家做隨訪,一位9個月的小女孩由奶奶抱著,嘴唇明顯呈現出發紫發紺的症狀。董文朝發覺不對,他判斷,孩子可能患有嚴重貧血。經提醒,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和董文朝預料的一樣,孩子的血紅蛋白值非常低。“老百姓對兒童的早期健康管理意識低,0-1歲的孩子比較小,家長缺乏養育經驗,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問題,需要專業的指導。”董文朝說。2019年4月,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正式揭牌。

  孫坤是當地人,原本是兒科的一名普通大夫,在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決定建立之初,她主動報名,跟著北京兒童保健專家陳雪輝從最初的科室搭建開始,邊學邊干,現已成為獨當一面的科室骨干。她回憶,去年接診一位3月齡的嬰兒后,醫生發現孩子的視力和發育異常。到北京深入檢查后發現,孩子的雙眼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這是一種惡性腫瘤,很容易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好在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不僅保住了眼球,視力也有了一定恢復。家長感嘆,能在這麼小就發現症狀,真是萬幸。”

  “兒早”中心曾接診一位6個月的孩子,父母是先天性耳聾,對孩子體檢后聯系了河北省兒童醫院為孩子定制人工耳蝸。在檢查一位3個月的孩子時,孫坤發現孩子眼神游離,精細運動能力不佳,進一步篩查發現孩子有500度的先天近視,建議孩子轉診至專科醫院提早干預治療。她說:“對發育正常的,要給予育兒指導。發育偏離的,給予一定的干預。比如有的孩子3個月體檢時體重非常好,6個月體重下來了,我們就要尋找原因,調整喂養方式。最終讓孩子在正常范圍內健康成長。”

  董文朝表示:“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是在容城婦幼北京專家指導下建設的第一個學科,目前運行情況良好,受到雄安新區老百姓認可。醫院對嬰幼兒的早期健康管理已接近中等城市的水平。”現階段,每月新建檔的孩子有140多位,孩子們在三月齡、六月齡、九月齡等時間節點定期接受體檢和健康篩查。

  未來醫院和學科將進行系統提升。在硬件上,全面拓展規模,由現在的五六間診室拓展到整個容城婦幼的3層,增加針對孩子的感統訓練、語言發育遲緩康復、心理康復等方面的硬件設施。同時,人員上繼續配備,增強實力。董文朝說:“現在是做一些測評、篩查、診斷,如果有問題,還需要做一些系統地康復和訓練。我們將以更好的條件,以更接近北京的硬件水平服務新區的孩子。”

  相關新聞

  保定國際醫療基地將服務雄安輻射全國

  本報訊(記者 豐家衛 通訊員 楊欽然)日前,河北省保定市2022年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國際醫療基地項目已引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兒童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等多家高等級醫院,簽約項目和在談意向項目近40家,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保定市面向京津冀、輻射全國的高等級醫療服務核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保定醫院是國際醫療基地首批開工項目。據介紹,去年以來,保定市國際醫療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先后完成項目選址、可研報告、初步設計、概算編制和施工招標等工作。國際醫療基地地處京津冀“一小時”通勤圈內,依托於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決策,可服務雄安新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佔地195.5畝,建筑面積23.7萬平米,設計床位1000張,同步創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保定醫院佔地166.7畝,建筑面積26.2萬平米,設計床位1100張,同步創建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兩所醫院的開工建設,標志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際醫療基地全面進入投資建設階段。

  其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作為首家京冀跨省托管的公立醫院,建成后將有力地推動兒科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北京、保定兩地間搭建高效轉診通道,為廣大兒童健康撐起一片藍天。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